肖正军:突出重点 强化措施 加快推进益阳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0-03-16 17:40
信息来源:
今年是建设益阳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绿色益阳、生态益阳建设进程,切实加强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坚持以兴林福民为中心,抓住动员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和大力发展高效林业两个重点,扎实推进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建设,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兴林、作风建设四项保障措施,确保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又好又快向前推进。
一、坚持“兴林福民”一个中心
充分发挥现代林业生态、经济、社会、碳汇、文化五大功能,推动林业发展由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向统筹三大效益的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低碳型的发展方式转变,由追求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由富民向福民转变,让森林资源多起来、林地产出效益高起来、林农富起来、区域经济强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生态文明观念树起来,不断提升现代林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抓住“动员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和“大力发展高效林业”两个重点
一是继续坚持领导和领导机关办点示范。市、县、乡三级层层办好造林、森林经营、林产加工、生态文明教育示范点,促进全市现代林业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动员全社会参与建设现代林业。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推进身边增绿和城市周边、道路两边、河渠岸边等“三边”地段的造林绿化,把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直接提供给城乡居民,动员全民参与建设现代林业。
三是大力发展高效林业。进一步提高林地产出率。把握“良种壮苗、适地适树、科学种植”三个环节,抓好“测土配方、无节良材、优材更替、创新品牌”四项工作,大力发展竹、杨、松、杉、桤速生工业原料林,大力选育推广珍贵乡土树种,实行集约、规模经营,提高林地产出率。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重点扶持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一批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大力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节约型林业产业体系,着力在林地资源、林木资源、林下资源、林景资源转化上下功夫,着力在打造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林业科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依靠林业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推进林地适度向公司、大户规模流转,促进林地由散户经营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转变,进一步提高林业劳动生产率。
三、加快推进以“巩固生态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提升生态意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建设
一是进一步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高质量完成长防林、血防林、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工程造林任务,切实开展“三边”造林和身边增绿活动,推动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实施“三一二二”造林增绿工程即30万株树苗进城镇、100万株树苗进机关、厂矿、企业、校园、小区,200万株树苗进村入户,200万株树苗进城边、路边、水边。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步伐,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加强对生态公益林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在320万亩以上。认真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五项制度”,确保不发生大面积灾情,成灾率控制严格在标准之内,无公害防治率达80%以上;强化森林防火工作。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提升森林火灾处置能力和综合防控能力,严防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二是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以加强资源培育为基础的第一产业。以竹产业、林浆纸、林板材、森林食品药品、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六大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加紧培育杨树、南竹、丛生竹、油茶、木本药材、珍稀苗木资源。着力打造完备的林业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林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进一步改造提升第二产业。在竹产业发展上,突出以桃江为中心,以竹工业园为载体,扶优扶强桃花江竹业、建玲竹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竹木工艺品、竹木家具生产;大力扶持瑞亚高科、拓普竹麻等龙头企业,发展竹麻纤维产品;在木浆造纸产业发展上,突出以沅江为中心,扶强沅江泰格林纸业,进一步提升木浆造纸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在木材加工业上,扶强天运公司、森华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中高密度纤维板、高档家具生产。在森林食品药品产业上,突出抓好油茶产业发展,扶大扶强金浩油中王、天安油脂等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成厚朴、杜仲等药材品精深加工企业落户。在花卉产业发展上,进一步优化以319国道沿线苗木产业带建设,扶持仙蜂岭绿化苗木和珍稀苗木生产基地建设,扶强绿海园林、文帆苗木等一批龙头企业,建设好益阳市中心城区花卉苗木交易市场。进一步发展森林旅游和生态观光等第三产业。着力发展以桃花江国家森林公园、安化柘溪国家森林公园、六步溪国家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原生态森林体验游,以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及雪峰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为重点的湿地观光游,以竹乡农家乐、花乡农家乐为重点的近郊休闲游。
四是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坚持生态文化建设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结合起来,与创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文化园等在传播生态文明,提升生态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资本投资森林文化、竹文化、杨树文化、黑茶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等生态文化产业。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增绿、爱绿、护绿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念,形成人人为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四、落实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兴林、干部作风建设”为重点的四项保障措施
一是坚持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今年全面完成主体改革工作,加快配套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对森林经营者赋予更充分的林木处置权。积极探索完善林业投融资机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推动银企对接,争取银信投入。积极推进政策性森林保险,建立规范有序的森林保险保障体系。加快建立林业要素市场,加快构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杨树、南竹、油茶等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促进林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
二是坚持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发挥我市作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杨树、南竹等林业产业资源和一批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中小加工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现代林业建设,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素质、效益。加大立项争资力度。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把握中央投资方向,争取林业投资项目,增强现代林业发展后劲。
三是坚持以林业科技进步为支撑。全面深化与省林科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院所的科技协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使林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施林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普及推广良种繁育技术、低产林改造技术、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先进的林产林化技术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全面提高科技进步对林业发展的贡献率。
四是坚持以干部优良作风为保障。扎实开展以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建设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文明和谐型机关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以更大的力度继续抓好现代林业建设目标管理和干部绩效考核,将现代林业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责任落实到地方、到部门、到岗位、到人,做到执行责任更加明确,考核监督更加严格,激励约束更加有力,脚踏实地地把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推向前进。
一、坚持“兴林福民”一个中心
充分发挥现代林业生态、经济、社会、碳汇、文化五大功能,推动林业发展由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向统筹三大效益的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低碳型的发展方式转变,由追求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由富民向福民转变,让森林资源多起来、林地产出效益高起来、林农富起来、区域经济强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生态文明观念树起来,不断提升现代林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抓住“动员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和“大力发展高效林业”两个重点
一是继续坚持领导和领导机关办点示范。市、县、乡三级层层办好造林、森林经营、林产加工、生态文明教育示范点,促进全市现代林业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动员全社会参与建设现代林业。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推进身边增绿和城市周边、道路两边、河渠岸边等“三边”地段的造林绿化,把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直接提供给城乡居民,动员全民参与建设现代林业。
三是大力发展高效林业。进一步提高林地产出率。把握“良种壮苗、适地适树、科学种植”三个环节,抓好“测土配方、无节良材、优材更替、创新品牌”四项工作,大力发展竹、杨、松、杉、桤速生工业原料林,大力选育推广珍贵乡土树种,实行集约、规模经营,提高林地产出率。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重点扶持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一批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大力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节约型林业产业体系,着力在林地资源、林木资源、林下资源、林景资源转化上下功夫,着力在打造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林业科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依靠林业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推进林地适度向公司、大户规模流转,促进林地由散户经营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转变,进一步提高林业劳动生产率。
三、加快推进以“巩固生态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提升生态意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建设
一是进一步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高质量完成长防林、血防林、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工程造林任务,切实开展“三边”造林和身边增绿活动,推动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实施“三一二二”造林增绿工程即30万株树苗进城镇、100万株树苗进机关、厂矿、企业、校园、小区,200万株树苗进村入户,200万株树苗进城边、路边、水边。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步伐,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加强对生态公益林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在320万亩以上。认真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五项制度”,确保不发生大面积灾情,成灾率控制严格在标准之内,无公害防治率达80%以上;强化森林防火工作。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提升森林火灾处置能力和综合防控能力,严防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二是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以加强资源培育为基础的第一产业。以竹产业、林浆纸、林板材、森林食品药品、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六大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加紧培育杨树、南竹、丛生竹、油茶、木本药材、珍稀苗木资源。着力打造完备的林业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林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进一步改造提升第二产业。在竹产业发展上,突出以桃江为中心,以竹工业园为载体,扶优扶强桃花江竹业、建玲竹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竹木工艺品、竹木家具生产;大力扶持瑞亚高科、拓普竹麻等龙头企业,发展竹麻纤维产品;在木浆造纸产业发展上,突出以沅江为中心,扶强沅江泰格林纸业,进一步提升木浆造纸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在木材加工业上,扶强天运公司、森华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中高密度纤维板、高档家具生产。在森林食品药品产业上,突出抓好油茶产业发展,扶大扶强金浩油中王、天安油脂等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成厚朴、杜仲等药材品精深加工企业落户。在花卉产业发展上,进一步优化以319国道沿线苗木产业带建设,扶持仙蜂岭绿化苗木和珍稀苗木生产基地建设,扶强绿海园林、文帆苗木等一批龙头企业,建设好益阳市中心城区花卉苗木交易市场。进一步发展森林旅游和生态观光等第三产业。着力发展以桃花江国家森林公园、安化柘溪国家森林公园、六步溪国家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原生态森林体验游,以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及雪峰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为重点的湿地观光游,以竹乡农家乐、花乡农家乐为重点的近郊休闲游。
四是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坚持生态文化建设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结合起来,与创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文化园等在传播生态文明,提升生态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资本投资森林文化、竹文化、杨树文化、黑茶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等生态文化产业。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增绿、爱绿、护绿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念,形成人人为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四、落实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兴林、干部作风建设”为重点的四项保障措施
一是坚持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今年全面完成主体改革工作,加快配套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对森林经营者赋予更充分的林木处置权。积极探索完善林业投融资机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推动银企对接,争取银信投入。积极推进政策性森林保险,建立规范有序的森林保险保障体系。加快建立林业要素市场,加快构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杨树、南竹、油茶等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促进林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
二是坚持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发挥我市作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杨树、南竹等林业产业资源和一批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中小加工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现代林业建设,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素质、效益。加大立项争资力度。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把握中央投资方向,争取林业投资项目,增强现代林业发展后劲。
三是坚持以林业科技进步为支撑。全面深化与省林科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院所的科技协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使林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施林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普及推广良种繁育技术、低产林改造技术、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先进的林产林化技术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全面提高科技进步对林业发展的贡献率。
四是坚持以干部优良作风为保障。扎实开展以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建设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文明和谐型机关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以更大的力度继续抓好现代林业建设目标管理和干部绩效考核,将现代林业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责任落实到地方、到部门、到岗位、到人,做到执行责任更加明确,考核监督更加严格,激励约束更加有力,脚踏实地地把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