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文:加快油茶产业发展 实现绿山兴业富民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12-23 17:40
信息来源:
出台政策保发展
近年来,祁阳紧紧抓住国家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营造宽松稳定的产业发展环境。
(一)强化组织保障。政府是否重视,高位推动是否有力是一项产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也是促进油茶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规范管理,加强组织领导,我县从2004起,将油茶产业化建设作为全县十大重点工作之一,纳入《祁阳县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目标管理责任制》,年终实行单项考核评比,奖优罚劣。2007年专门组建了县油茶产业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油茶生产管理办公室,为副科级常设机构,负责全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指导、组织、协调工作。2007年,县委、县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机构、政策、体制等各方面,对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强化协作配合。近年来,祁阳一直将油茶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绿色主导产业来抓,各部门积极协作配合,突出强化油茶栽培技术培训,并为林农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应用、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信息和服务,突出强力宣传,扩大社会的认知度,提升茶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油茶资源的监管和执法,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制假售假和破坏油茶资源的行为。与此同时,祁阳县委、县政府采取强硬措施,“铁腕”整治油茶收摘秩序。县财政每年拿出60万元专项经费,采取层层召开动员会议、发表电视讲话、印发布告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组织巡逻车辆等多种形式,开展规范油茶收摘秩序宣传活动。并通过与周边县市区签订《联防公约》,与各镇签订《规范油茶收摘责任书》等形式,实行联防群治,共同维护油茶收摘秩序。目前全县已成立油茶产业协会3个,发展会员3.5万人,群众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
(三)强化建设投入。一是加大财政投入。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由县财政拨付100万元,以此建立油茶生产补贴基金,用于补助油茶生产和种植大户奖励。二是引导企业投入。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订单油茶。2006年以来,金浩、银光粮油等龙头企业累计投入600万元,在县内12个镇筹建油茶基地15.6万亩,有力地支持了全县油茶综合改造。三是激发大户投入。充分发挥大户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调动大户规模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带动和促进了油茶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兴建基地促发展
祁阳绝大部分林地为中酸性土壤,适宜油茶栽培的林地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油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基地建设前景广阔。近年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引导龙头企业、大户和林农大力兴办高产油茶基地,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县以规划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精特品牌为重点,以提高综合效益为途径,积极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发展油茶这一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以衡枣高速公路、S320线、G322线、湘桂铁路沿线四条油茶产业带和分别以肖家村镇、七里桥镇、文明铺镇为中心的三个油茶产业群。
积极引导,重点培育。2005年以来,全县发展油茶种植大户100多户,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新发展良种油茶种植面积11060亩,完成低产林改造30000余亩。2007年,祁阳引进10个优良无性系新品种,每亩投入3500元,在该县茅竹镇板桥村打造油茶高接换冠示范基地200多亩,预计投产后,亩均可产茶油50公斤以上,年产优质接穗5万枝以上,亩均收益超过3500元。为突破种苗供应瓶颈,2009年,祁阳在肖家村镇兴建良种油茶种苗繁育基地115亩,繁育优质油茶苗木500万株,可基本满足全县及周边县区造林所需。
办点示范,辐射带动。重点扶持县林科所、县老年科协林业分会建立祁阳良种油茶科技示范基地,支持造林大户在文明铺、白水等地创办了一批高产优质示范基地,培育100亩以上油茶种植和经营大户168户,以此促进油茶集约化、规模化发展。2006年以来,通过县级领导、各镇(场)、县直相关单位领办油茶低改示范点的办法,创办示范点42个,建设面积13600亩,大大提高了群众油茶生产积极性。
造改结合,同步发展。扩大基地面积,提高茶油产量,是加快祁阳油茶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为加快基地建设,我县制定了《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管理办法》、《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操作规程》、《油茶工程技术人员岗位职责》,每年举办油茶栽培和垦复低改技术培训5次以上,培训近1000人次。出台了奖励措施,对连片50亩以上的油茶低改、新造实行专项补助,低改一次性补助100元/亩,新造按100元/亩的标准连补三年,并免费提供品改所需的种苗和穗条。对按程序报批连片经营老油茶林或新造300亩以上的大户,经林业部门验收合格后,另由县财政分别按每亩30元、5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扶持。近年来,全县油茶基地面积逐年增加,油茶新造年均3000亩以上,年推广良种油茶2000亩以上,油茶低改抚育年均在2万亩以上。
瞄准市场求发展
一是提高质量产量。近年来,祁阳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落实政策措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和质量,挖掘市场潜力。一方面大力引进和推广种植新品良种,引导加工企业和种植户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种植、垦复,科学管护,创办高产油茶基地,提高每亩产量,促进油茶生产、加工和市场的有机结合,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目前全县已兴建高产油茶示范基地面积已突破10万亩,最高亩产茶油达15公斤。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茶油加工厂家和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扩大和生产规模,与国内外企业实行强强联合,改进生产工艺,实行精深加工,使油茶生产、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都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保证祁阳油茶独特优良的品质。目前,金浩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从事茶油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祁阳基地拥有年加工油料3万吨、年精炼油2万吨和年包装成品油8万吨的生产能力,其生产的成品茶油因质好价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二是争创名优品牌。积极帮助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申请著名商标,在品牌的认证、宣传上给予支持,促进油茶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使祁阳油茶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更高的知名度,取得更广的发展空间。“金浩”商标成为了国家级著名商标,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验证。三是拓宽营销网络。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建立健全营销网络,扩大市场空间。通过多年努力,目前祁阳银光粮油等一批本土茶油加工企业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营销网络,“金浩”系列品牌茶油不仅占据了全国市场份额的主导地位,而且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成为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坚强的后盾。油茶产业是一项富民兴县的重要产业,下阶段,我们将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油茶基地建设,强化机制创新,努力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助推绿山兴业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