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礼:关于对城步县现代林业的调查与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10-14 17:40 信息来源: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是时代赋予林业建设的全新使命。就我县而言,“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特征,决定了我县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山,希望在林。为不辱使命,近半年来,笔者就我县林业工作若干深层次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与思考。
  一、我县林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我县总面积394万亩,林地面积32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4%,其中集体所有林地238万亩,占林业用地的72%,全县现有活立木总蓄积量7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79%,是省重点林区县和全国重点商品材基地县之一。全县林业系统现有干部职工3617人,其中离退休、退职1174人,在职干部职工2443人,辖森林工业总公司、种子园、苗圃场、5个国有林场、12个林管站、13个木竹检查站,设有林业公、检、法等部门。
  (二)近年来林业工作成效。
  1、创新林业管理“三大机制”。一是创新林业财政管理机制。2009年1月1日起,林业局机关、林管站、木材检查站、林业公、检、法人员全额纳入财政管理,自此解决了林业系统长期以来“以费养人”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林业行政监管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二是创新林业投入保障机制。将采伐迹地更新造林保证金从原来的80元/亩提高到400元/亩。林业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有力地推动了营造林工作。三是创新林业激励约束机制。县政府将营造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权制度改革等林业工作纳入乡镇考核责任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制。初步建立了“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林业工作机制,促进了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重要转变。
  2、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一是狠抓全县采伐迹地更新造林。2008年,全县皆伐小班面积共计9870亩,加上以往未及时更新的部分迹地,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年必须完成迹地更新造林任务17836.2亩。经2009年春季检查验收,全县完成合格采伐迹地造林面积18715.7亩(以往迹地更新欠帐占8845.7亩),完成任务的10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0.3%。二是加强科学规划和封禁。在已区划的沙角洞银杉自然保护区、银竹老山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对省道S219沿线的第一层山脊,资、巫、浔、渠四水流域两岸,白云库区等山塘水库周围及生态脆弱地带实行全面封禁。全县现已实施封山育(护)林面积206万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面积122.64万亩。三是严格林木限额采伐。将每年的竹木采伐指标削减部分或减半后执行,削减比例逐年递增,力求封好山,少砍树,多造林。
  3、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大资源培育力度,促使林业第一产业的长足发展。二是促使以竹木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方兴未艾。三是促使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逐步升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林业投入不足,多予少取政策执行乏力。后备资源培育投入、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经费、基础设施等财政投入不足。2、林业系统内部人员流动不畅,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3、道路交通的发展使竹木流通管理的难度加大。近几年来,我县道路交通发展较快,竹木运输监督检查盲区扩大,竹木资源避开辖区检查站而直接销往县外,直接流失资源和税费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流通领域管理,坚持依法治林。
  1、加强对林管站的管理。严格实行实地检尺制度。林管站必须严把源头关,每车木(竹)装车时,有资质的检尺人员(人员必须达到规定数量)必须到实地严格按国标检尺,如实制作码单,码单上签具实名。
  2、加强对木竹检查站的管理。一是安装电子监控系统。针对全局竹木检查站分散,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要尽快建立林业检查站安全防范系统。即在各站竹木检查杠子处定点安装摄像机,实行24小时监控,拍摄抓取运输车辆的号码并保存,作为重要资料备查。局中心监护室能够及时观察到竹木运输车辆运输竹、木资源的情况,以免漏检、漏查现象的发生,这样,既能规范木材流通秩序,又能对偷运竹木资源的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同时还能对辖区内森林资源管护,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二是实行木材运输巡查制度。在主要进出路口和重点路段,加强布控巡查;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点和检查站的检查监督。林业执法大队(由木管股、林政股、法制办、林业公安等人员组成)要不定期地加强对经营、加工木材点进行检查监督和清理整顿,使静态检查(木竹检查站)和动态管理(执法巡查)做到有机结合。对以权谋私的,一律作下岗处理,并即刻停发工资,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责任。
  3、加强对林业公安的管理。林业公安一是要对重大违法运输案件追究其相关的刑事责任。对冲关窜卡,暴力抗法的行为要严格予以治安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二是严禁索拿卡要。在没有受到林业局的委托时,严禁进入加工厂和上路检查,以免挠乱林业经济秩序。三是要加大林业案件查处力度。积极开展偷盗滥伐、野生动植物保护、林地保护、山林火灾等案件的查处,做到有效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维护林区的治安。
  (二)加强林业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林。
  一是要准许林业系统内部干部职工可以择优调配使用。组织人事部门要予以办理相关调动手续。二是撤销林业检察院、林业法院。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精神,将林业检察、林业法院并入县检察院和县法院,分别设立林业检察股、林业庭。林业检察、法院的干警分别收编县检察院和县法院统一管理。三是合理配备局党政领导干部。应以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角度,配备局党政领导。四是局机关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按工作需要定机构、定职能、定人员编制,从林业系统内部择优调配使用,同时加强制度约束,从而解决冗员问题。五是政府应加大林业人才培训教育的投入。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技术咨询和下乡服务。认真落实技术人员的待遇,对在林业科技研究与推广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经济上实行重奖,政治上要优先提拔。六是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加强廉政建设,严禁在职林业干部职工经营木竹,全面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七是要保障林业工作人员的人头经费。坚持以人为本,对林业工作经费要按县财政统一口径一视同仁对待,足额拨付。加大林业干部职工工作、生活设施的投入,让广大干部职工得到实惠,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三)加大林业投入力度,实现兴林富民。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兴林与富民密不可分,针对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必须加大投入力度。
  1、确保营造林经费。森林是林业的命根子,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林业一切工作的核心。林业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森林资源是否增加,质量是否提高,生态功能是否增强上,所以林业加速发展关键是加大营造林力度,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纳入财政后,育林基金要以适当的比例返回给林农用于发展林业生产,每年按造林计划将营造林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后备资源的培育。
  2、林业项目管理费用必须列入财政预算。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县政府应安排项目的配套和承担项目的组织实施、验收达标等支出,并参照县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予以适当奖励。
  3、 防火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有效防治森林火灾。根据省《森林防火条例》规定,县级财政要根据县有林地面积按2.5元/公顷的标准安排森林防火经费。建议每个乡镇成立一支15—20人的应急分队,参与本辖区防洪抢险、森林灭火等应急事件,根据应急事件的大小,县政府统一调配。防火技能方面的培训由林业局组织,其他方面的技能培训由县相关部门组织。实现森林防火指挥现代化、工作经常化、扑救专业化。
  4、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基金。建立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基金,由财政解决经费或从商品材中按3元/m3的标准征收,做到专款专用。为不增加林农负担,建议减少现行价调金比例来解决。
  5、增设生态资源税。林业生态效益并非“免费的午餐”,建议从水能发电、森林旅游、消耗森林资源的企业、排放污废物、破坏生态的部门、企业和个人收取生态资源税,作为对生态营造、管理、保护的经济补偿,使生态资源补偿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6、积极稳妥推进林权体制改革。要围绕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尽快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为促进全县森林资源流转和引入社会闲散资金,加大林业投入创造条件。建议县政府今年拨林改专项经费300万元,以确保全县林改任务的进度。
  7、强化职能服务,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投入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一是要按照“集中窗口、全程服务”的要求,林业政务办事窗口办工时间要合理科学安排,为林木经营者办理出口等手续提供便捷优质服务。二是要进一步规范林地管理。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联系,互相配合,既要严格执法,又要提供优质服务。三是林业技术人员要深入村组、田间地头,为广大林农营林生产、病虫害防治等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

杨青礼:关于对城步县现代林业的调查与思考

6678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