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651号提案的答复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1-06-11 15:51 信息来源:

湖南省林业局

林字提〔2021〕14号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651号提案的答复

张爱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洞庭湖国家公园,开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的提案》收悉,经商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政府及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现答复如下:

我局认为您提出的建设洞庭湖国家公园的提案很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对我省洞庭湖乃至全省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您的建议措施,我局前段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加强与国家层面的对接

为及时、有效对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牵头制定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我局多次到北京向领导、专家进行汇报沟通,争取将洞庭湖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纳入国家公园候选区范围。4月25日,陈文浩副省长带队赴国家林草局与关志鸥局长就国家公园等工作进行了沟通,并形成了会议备忘录。国家林草局表示将积极支持湖南洞庭湖、张家界国家公园建设,将洞庭湖、张家界等区域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同时,建议要严格按照设立国家公园的标准和要求,认真做好洞庭湖、张家界等区域国家公园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二、认真组织开展相关资源调查

洞庭湖区是我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安全格局的重点保护区域。2014年、2019年、2020年,我局组织完成了洞庭湖地理单元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洞庭湖区野生植物(含湿地植物)资源调查和洞庭湖南部丘陵地理单元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同时,连续多年开展湖区旗舰物种专项调查,组织实施候鸟资源同步调查和麋鹿保护调查监测,为科学实施湖区旗舰物种保护计划奠定基础。洞庭湖区新发现记录到彩鹮(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雕鸮(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极危动物)、鹰鹃等4个鸟种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粗梗水蕨。越冬候鸟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1月越冬候鸟同步调查达28.8万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种群数量增加到210余头。2021年,我局以县域为单位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作为工作抓手,逐步构建湖区资源保护基础体系。

三、合理提出洞庭湖国家公园的初步设想

我局充分衔接《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要求,及《湖南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关于“建设南岭、南山、张家界、洞庭湖等4个国家公园”等规划内容,通过实施全球环境基金“中国洞庭湖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GEF项目),就设立洞庭湖国家公园开展了前期的调研论证工作,并委托省林科院结合全国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在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基础上,对全省国家公园空间布局进行了论证研究。经初步评估,对标国家公园设立标准,洞庭湖区域的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管理可行性均满足设立标准相关要求。建立洞庭湖国家公园的初步设想如下:一是科学划定公园范围。全面对接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线,以及洞庭湖生态修复、水利设施、防洪和水运体系等重点工程规划,以洞庭湖完整水系结构为基础,打破行政边界,以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横岭湖等4个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为主体,将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生态保护空缺的区域规划为洞庭湖国家公园,面积约为1600平方公里。二是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将原真性、完整性保持最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国家代表性典型性的核心资源集中分布区划为核心保护区,其他区域划为一般控制区。

四、加快推动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我局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与宣传工作,组织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出版了专著《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参与了国务院组织的调研,向有关部委提交了《湖南省洞庭湖区湿地生态补偿调研报告》;从2013年起,每年组织开展全省湿地生态效益价值评估,并发布“湿地资源与生态效益年度报告”。2014年财政部和原国家林业局启动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试点工作在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及周边开展,试点开展以来,中央财政投入洞庭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资金达16000万元,对因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造成损失给予的补偿,为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同时,自2017年开始,连续4年支持岳阳市君山区开展洞庭湖区野生动物致害商业性保险补偿试点,主要对麋鹿、候鸟等湖区野生动物致害实施商业性保险赔偿,4年累计投保151万元,累计赔付87万元,理赔农户193户。

五、不断强化与科研院所的协作

依托国家林草局、科技部等部委科研基地,组织省林科院开展了水、土、气、生等指标定位观测,设置了长期定位监测样地和样带,重点开展了洞庭湖湿地浮游生物分布格局、杨树清理迹地恢复过程、南荻生态功能、越冬重要候鸟栖息地等监测研究工作及洞庭湖水生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2020年,我局委托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省林科院等编制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状况监测评价实施方案》,对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水生态环境、碳汇等60多项因子进行动态监测,科学评估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变化,并编制完成了《2019-2020年芦苇弃收对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监测评估报告》《洞庭湖湿地生态状况监测评估报告》等多份报告,为洞庭湖湿地的恢复及可持续保护管理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参考。

洞庭湖是我省的生态核心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区位重要,是长江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省林业局将根据国家有关国家公园设立的工作安排,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林草局的沟通衔接,积极配合相关市州人民政府有效推进洞庭湖国家公园设立工作,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

感谢您对林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林业局

2021年6月11日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651号提案的答复

2039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