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市从五个方面深化林改后林业综合配套改革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6-06-05 00:00 信息来源:
  宁德市从五个方面深化林改后林业综合配套改革:
  
  一、建立便民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和林业发展的要求,努力强化三大服务。(1)金融服务。按照“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稳步推进,逐步规范;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原则,加快林业融资步伐。屏南、福鼎两地在林业投融资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为全市开展金融创新工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2)科技服务。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切实加大种苗科技攻关力度,加快适合宁德市速生优良树种的研究、选育和推广。福安、福鼎两地要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强的优势,推进现有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完善“96355”林业科技服务热线,强化科技培训,努力满足林农对林业科技的需求。(3)产业服务。周宁、柘荣两地要切实把握林农发展林业积极性较高的特点,大力发展珍稀乡土树种培育和三尖杉等非木质性利用项目,促进林产业发展。
  
  二、建立有效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针对林改后,森林资源管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村民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引导林农建立各种形式的管护组织,实施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护。寿宁县以当地农民自发成立护林防火防病虫害组织为基础,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村自治组织的建设模式。探讨加大资金、政策、技术扶持的办法,建立政府引导下森林保护群防群治的“三防”机制摸索经验。强化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积极开展生态林限制性利用试点工作。屏南、霞浦结合开展森林旅游、沿海防护林林下利用等方式,积极探索生态林限制性利用模式和有效的生态林管理方式,提高生态林自我补偿能力和用好生态林管护补助资金的办法,为生态林管护和利用先行探路。
  
  三、建立新型的林业合作经营体系。各地积极引导林农在明晰产权、自主自愿和明确利益分配基础上,以亲情、友情、技术、资金为纽带,采取家庭联合、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积极探索新型合作经营组织的建立。霞浦县进一步总结推广现有企业创办原料林基地的经验做法,探索通过引进大企业、大公司,与林农在依法自愿、明确双方责任利益关系的基础上,采取租赁、合作、联办等形式,为建立“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林业发展模式摸出经验。古田、福鼎进一步发挥林业科技人员带头投资创办林业经营实体的作用,推动科技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发挥林业科技队伍作用带动林业发展摸索经验。蕉城区要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发挥区位优势,为以对台林业合作为主线的外向型林业发展摸索经验。
  
  四、建立规范的林政资源管理体系。探索建立规范的森林资源流转体系。古田县结合自身优势,大力推进森林资源流转登记服务中心建设,搭建好交易平台,依法保障林农的合法权益。寿宁县探索如何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作用,更好地为林农服务、为林业生产服务的改革发展模式;探索森林经营管理新办法。屏南、古田县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为契机,开展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与森林采伐管理相结合的试点工作。同时,屏南县在简化竹政管理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完善、提高,扩大试点面,为加快全市竹业发展探索新的路子。福安市结合林权管理机构建设,探索林权登记机构管理和登记发证工作的做法,为全市林权管理机构建设管理和登记发证工作提供经验。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针对当前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古田、福鼎认真按照省、市部署,扎实抓好综合行政执法试点,继续在人员调整组合、资金保障、设施建设、业务指导等方面进行探索,为在全市全面推行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提供成功的经验。
  
  
< img src=""/>

福建宁德市从五个方面深化林改后林业综合配套改革

6697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