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字当头 “实”字落脚 全力推进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4-02-23 00:00 信息来源:
  二00三年六月,我市正式启动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的关心支持下,全市上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面对困难不畏难,头顶压力作动力,较好地完成了退耕还林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任务。截止去年12月底,全市共完成现场核实、张榜公示面积81.16万亩,为计划的98.0%;完成发证面积35.86 万亩,为计划的44.2 %(大部分表格已输入电脑,由于电脑打证太慢,导致发证比例较低)。全市共受理申请宗地数93210宗,登记宗地数93151宗,登记户数221534户;共发证宗地数47190宗,发证户数75300户,发证75300 本;共调处山林纠纷650余起。省厅林权办领导多次深入我市检查指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回顾前段工作,我们主要是在“四个强化”上下功夫,作文章。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层层组建强力班子。
  我市是一个730万人口的重点林区市,有林地面积达105万公顷,林业是财政和农民的重点来源之一,搞好林权证换发工作,对“林定权”、“人定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速推进我市林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在4月29日的市长常务办公会议上,专门听取了市林业局局长王德席对开展我市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意见的汇报,市长黄天锡当场拍板:从财政解决10万元经费,作为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的启动资金;成立由主管副市长周吉平任组长, 12个部办委局为组成单位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市林业局各科室抽调了5名责任性强、业务素质高、作风扎实的同志专门从事办公室日常工作。 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也相继成立专门工作机构,隆回、绥宁两县的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亲自担任,县四大家主管领导、林业局长任副组长,班子规格高,领导力度大。全市共抽调1000余名懂政策、懂业务、能吃苦耐劳的业务骨干组成县乡林权发证工作班子,其中市、县一级林权办99人,乡镇一级工作组960人。工程师占15%;助理工程师占35%。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为我市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技术保障。
  二是强化宣传发动,大力激发干群热情。
  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涉及千家万户,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广泛宣传发动。市政府于6月6日召开了全市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动员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银醇祥主持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周吉平,市林业局长王德席分别作动员报告,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区分管领导、林业局长、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等60余人。会议对林权证换发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全面安排。
  由于刚开始的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在全市退耕还林暨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和全市县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会议上,市长黄天锡着重强调指出:各地必须尽快落实工作经费,迅速行动起来,保证完成任务。工作滞后的县市区,其主要领导不但要向省里说明理由,而且要向市委、市政府讲明原因。周吉平副市长强调,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没有搞不搞和完不完成的讨价还价,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邵阳电视台、邵阳日报社分别对会议进行了详细宣传报道。
  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使各县市区的工作进度明显加快,都先后召开了县市区四大家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主管乡镇长、林业站长参加的动员会议,隆回县县委决定:2004年3~4月,组织万名干部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以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为核心内容,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四民”活动。要求所有参加四民活动的同志必须深入村组、农户、山头、地块,向广大群众宣讲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的目的意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帮助群众消除害怕“政策变”的思想顾虑,动员群众主动“提出申请”,指导协助村组搞好“”、“”、“”和“”,及时调处好所驻村组的山林权属纠纷。“四民”活动工作组必须与所在地乡镇党委、政府签订工作责任状,凡未达到规定目标和要求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撤队,确保林权证换发如期如质如量完成。各乡镇也组织召开了相应的班子会、全体干部会、村组干部会、村民大会,对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同时,广泛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报纸、横幅、标语等,各形式、多渠道宣传发动,全市共播放电视广播4200余晚次,出动宣传车850余车次,出墙报9300余期,悬挂横幅和书写标语55000余条,使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新宁、绥宁两县分别于12月2日、12月6日在新宁的飞仙桥乡大飘村、绥宁的长铺乡在坡村举行了林权证首发仪式,两县政府主要领导、领导小组成员、乡村干部以及市林权办领导参加了首发仪式,两县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单位对此进行现场采访和专题报道。由于宣传发动到位,广大群众农村基层干部逐步消除了抵触情绪,参与意识日益高涨,工作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强化业务培训,严格规范操作程序。
  为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减少工作失误,市林权办及时组织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领导认真研究,在省《实施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邵阳市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实施细则》,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多次召开局党委会和局务会进行讨论,经县市区长办公会研究,在省、市《办法》、《细则》的基础上多易其稿,起草了《实施方案》,并以政府办的名义下发到各乡镇政府、林业站及县直有关单位,为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技术依据,明确了具体的操作程序。6月23日至25日,市林业局还组织举办了全市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培训班,市县两级林权办成员60余人参加了培训,系统学习了《邵阳市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实施细则》及《湖南省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的补充规定》。省林权办领导亲临课堂,释疑解惑。各县市区林业局也相继举办了各乡镇主管乡镇长、林业站长、资管员、营林员参加的培训班,特别是隆回县更培训到乡到场、到村到组。据统计,全市参培人数达80,000余人次。通过举办培训班,使全体工作人员迅速掌握了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具体操作程序,尽快地步入工作轨道,减少了工作失误。
  四是强化制度建设,全面落实目标责任。
  一是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市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领导成员明确分工。市林权办专职人员实行包县负责制。各县市区将林权证换发工作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单位的双文明目标管理,实行“双线责任制”:县政府由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县林业局由局领导包乡镇、林业站干部包村组,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规定乡镇政府负责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林业部门负责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财政部门负责筹集工作经费;法制部门协助政策把关;民政、司法部门协助处理山林纠纷;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国土、公路、建设、交通、水利(务)、农业等部门积极配合,并制订严格的奖惩办法,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市林权办每月向省林权办、市有关领导汇报一次工作进度;各县市区每半月向市林权办、县市区有关领导汇报一次工作进度;各乡镇每月25日前向县市区林权办汇报一次工作进度。同时,认真编辑“工作简报”,市林权办全年共编辑了七期“工作简报”,对各阶段检查情况向市人大和市政府领导、各县市区主管领导、各县市区林业局进行通报,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三是建立督查制度。为加强质量管理,加快工作进展,市林权办先后七次深入到各县市区和部分乡镇进行督促检查,两次陪同省林权办领导到邵阳、隆回、洞口、城步、绥宁等地进行督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严重的,责令返工,并在检查中认真收集具体操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经林权办共同研究或请示省厅后一一做出答复。各县市区政府主管领导也经常组织督查室、林权办有关人员下到各乡镇进行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按乡镇排名,定期进行通报。四是建立奖惩制度。各县市区安排了一定的专项奖励基金,严格安排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各乡镇及县直有关单位进行奖惩。严格的目标责任,有力加强了广大干部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总的来说,我市林地林权登记证换发证工作进展顺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思想认识有偏差、领导力度不够大、工作经费难落实、技术力量较薄弱、电脑设备数量少等,与上级的要求以及兄弟市(州)的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决心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按省政府及省厅的统一部署,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扎实的工作作风,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推进我市林权证换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 img src=""/>

“责”字当头 “实”字落脚 全力推进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

66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