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林权改革 努力建设生态遂川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6-09-08 00:00
信息来源:
遂川地处江西省西南,全县土地总面积3144.17平方公里,现辖23个乡(镇)、2个国营林场,总人口54万人。2005年,遂川被确定为国家林业工作站建设重点县。全县林地面积36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003万立方米、立竹4655万根,森林覆盖率77.4%,林业年总产值11.5亿元。2004年8月,遂川作为全省7个试点县之一,率先开展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在这场改革中,林业工作站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为林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效果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
一、林业工作站在林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积极宣传林改政策,营造舆论氛围
宣传是林改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全县23个林业站充分发挥地处农村与广大林农接触密切的优势,采用出动宣传车、出板报、张贴标语、发放《公开信》和《政策问答》等各种宣传形式,走村串组、赶场入户,积极宣传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宣讲林改政策。据统计,全县林业工作站在林改宣传工作中,共出动140人次,出动宣传车1000多车次,出板报1000余期,张贴标语3000多条,发放《致农民朋友的公开信》10多万份、《林改政策问答》5万多册。通过工作站的宣传,真正做到了把省委19号文件的精神带给了农户、把林改的政策交给了林农,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认真当好辅导员,筑牢林改工作基础
全县林业站共出动120多人主动分赴乡、村、组和农户中,积极开展林改操作程序、林权登记造册等全程技术培训和辅导,共培训村组业务骨干2000多名,有效地保证了林改各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认真进行调查摸底,指导村组林改方案的制订,据统计,每位参与林改的林业站职工参加的乡镇村组关于问题解答、调研座谈等内容的会议平均达80余次,确保了行政村林改方案的综合性和村小组林改方案的操作性。
(三)耐心做好纠纷调处,为林改扫清障碍
由于历史及政策原因,以前林农来自山上的收入微薄,所以对上世纪80年代分定的山界不予重视。林改促进了林地、林木资源增值,林农收入增加,随之而来的林权争议也接连不断。在此次林改中,解决林权争议也成了林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依据政策和法律,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查阅大量历史资料以及走访大批群众,在取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后,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一桩桩山林纠纷迎刃而解。林改期间,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共调处山林权属争议2200起,为林改扫清了障碍。
(四)认真当好测绘员,确保林改质量
外业勘界勾图,是林改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关系到林农的切身利益,是林农关注的焦点。我县林改的外业勘界管理采用“4+1”模式(即四个乡村组工作人员加一名林业技术员),其中的“1”即指来自林业工作站的林业技术人员,正是这个“1”,承担着外业勘界的全部业务工作。工作站的同志本着对林农、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认真开展勘界勾图工作,走遍了全县23个乡(镇)、308个行政村、4138个村民小组的山山水水,用了整整120多个日日夜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县351万亩29万多宗集体林地从外业勾绘到内业整理,从图、地、表、证的校对到林权证的制作和附图的全部工作,保证了全县林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二、遂川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林改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截至目前,我县已经完成351万亩29万宗集体商品林林地的权属界定工作,累计发放林权证7万余份,预计到今年底,全部完成林权证的发放工作。林改实现了林地权、责、利三者的有机统一,从林改试点到现在,全县实现了“一个没有,三个大幅下降”,即没有发生群体性乱砍滥伐事件,违章运输木竹案件、森林刑事案件、森林火灾案件大幅下降。
(二)林改让林农得到了实惠
在林改工作中,我县严格执行“两取消、两调整、一规范”的林改政策,大力改革涉林税费,税费项目由改革前的12项减为2项,税费负担由林改前的近60%下降到现在的不足20%,林农负担明显减轻。据统计,从2004年9月到现在,全县林改政策性让利3980万元,其中林农直接受益2865万元,农民人均增收65元。林改通过彻底还权让利,激活了经营机制,让全县林农真正得到了实惠。
(三)林改让林业的活力不断显现
随着山林权属的明晰,税费负担的减轻,以及各种权益的落实,林农对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的新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同时,林业产权的明晰,降低了林业开发成本,激发了全社会投资林业、开发林业的积极性。据统计,林改后全县有超过5000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经营林业。去冬今春全县完成造林面积5万余亩,同比增长70%,吸引社会投入造林资金1000多万元,有效地缓解了林业建设的资金困难,促进了全县林业的发展。
(四)林改让林业站理顺了管理体制
林改期间,全县积极落实林改配套政策,县编委重新核定设立林业工作站23个,为县林业局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核定林业工作站事业编制156人,事业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彻底结束了林业工作站长期靠林业规费供养的历史。同时,我县抢抓机遇,积极推进林业站重点县建设,挤出资金200余万元,新建5栋办公大楼,维修改建林业站房面积1900平方米,全县23个林业站均配齐了交通工具,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三、转变职能进一步推进林改配套改革
为进一步推进林改配套改革,林业工作站必须转变职能,扎实有效地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即切实巩固涉林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加强木竹采伐管理,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切实加强“三防”体系建设,积极投身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主战场。
林改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林业发展的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的矛盾,为全县的林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一定要以林改的精神为动力,进一步转换职能,依法行政,为把我县的林改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为建设绿色生态遂川再立新功。
一、林业工作站在林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积极宣传林改政策,营造舆论氛围
宣传是林改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全县23个林业站充分发挥地处农村与广大林农接触密切的优势,采用出动宣传车、出板报、张贴标语、发放《公开信》和《政策问答》等各种宣传形式,走村串组、赶场入户,积极宣传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宣讲林改政策。据统计,全县林业工作站在林改宣传工作中,共出动140人次,出动宣传车1000多车次,出板报1000余期,张贴标语3000多条,发放《致农民朋友的公开信》10多万份、《林改政策问答》5万多册。通过工作站的宣传,真正做到了把省委19号文件的精神带给了农户、把林改的政策交给了林农,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认真当好辅导员,筑牢林改工作基础
全县林业站共出动120多人主动分赴乡、村、组和农户中,积极开展林改操作程序、林权登记造册等全程技术培训和辅导,共培训村组业务骨干2000多名,有效地保证了林改各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认真进行调查摸底,指导村组林改方案的制订,据统计,每位参与林改的林业站职工参加的乡镇村组关于问题解答、调研座谈等内容的会议平均达80余次,确保了行政村林改方案的综合性和村小组林改方案的操作性。
(三)耐心做好纠纷调处,为林改扫清障碍
由于历史及政策原因,以前林农来自山上的收入微薄,所以对上世纪80年代分定的山界不予重视。林改促进了林地、林木资源增值,林农收入增加,随之而来的林权争议也接连不断。在此次林改中,解决林权争议也成了林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依据政策和法律,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查阅大量历史资料以及走访大批群众,在取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后,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一桩桩山林纠纷迎刃而解。林改期间,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共调处山林权属争议2200起,为林改扫清了障碍。
(四)认真当好测绘员,确保林改质量
外业勘界勾图,是林改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关系到林农的切身利益,是林农关注的焦点。我县林改的外业勘界管理采用“4+1”模式(即四个乡村组工作人员加一名林业技术员),其中的“1”即指来自林业工作站的林业技术人员,正是这个“1”,承担着外业勘界的全部业务工作。工作站的同志本着对林农、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认真开展勘界勾图工作,走遍了全县23个乡(镇)、308个行政村、4138个村民小组的山山水水,用了整整120多个日日夜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县351万亩29万多宗集体林地从外业勾绘到内业整理,从图、地、表、证的校对到林权证的制作和附图的全部工作,保证了全县林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二、遂川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林改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截至目前,我县已经完成351万亩29万宗集体商品林林地的权属界定工作,累计发放林权证7万余份,预计到今年底,全部完成林权证的发放工作。林改实现了林地权、责、利三者的有机统一,从林改试点到现在,全县实现了“一个没有,三个大幅下降”,即没有发生群体性乱砍滥伐事件,违章运输木竹案件、森林刑事案件、森林火灾案件大幅下降。
(二)林改让林农得到了实惠
在林改工作中,我县严格执行“两取消、两调整、一规范”的林改政策,大力改革涉林税费,税费项目由改革前的12项减为2项,税费负担由林改前的近60%下降到现在的不足20%,林农负担明显减轻。据统计,从2004年9月到现在,全县林改政策性让利3980万元,其中林农直接受益2865万元,农民人均增收65元。林改通过彻底还权让利,激活了经营机制,让全县林农真正得到了实惠。
(三)林改让林业的活力不断显现
随着山林权属的明晰,税费负担的减轻,以及各种权益的落实,林农对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的新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同时,林业产权的明晰,降低了林业开发成本,激发了全社会投资林业、开发林业的积极性。据统计,林改后全县有超过5000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经营林业。去冬今春全县完成造林面积5万余亩,同比增长70%,吸引社会投入造林资金1000多万元,有效地缓解了林业建设的资金困难,促进了全县林业的发展。
(四)林改让林业站理顺了管理体制
林改期间,全县积极落实林改配套政策,县编委重新核定设立林业工作站23个,为县林业局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核定林业工作站事业编制156人,事业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彻底结束了林业工作站长期靠林业规费供养的历史。同时,我县抢抓机遇,积极推进林业站重点县建设,挤出资金200余万元,新建5栋办公大楼,维修改建林业站房面积1900平方米,全县23个林业站均配齐了交通工具,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三、转变职能进一步推进林改配套改革
为进一步推进林改配套改革,林业工作站必须转变职能,扎实有效地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即切实巩固涉林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加强木竹采伐管理,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切实加强“三防”体系建设,积极投身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主战场。
林改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林业发展的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的矛盾,为全县的林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一定要以林改的精神为动力,进一步转换职能,依法行政,为把我县的林改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为建设绿色生态遂川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