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峦局构建服务体系助推林改促进发展(图)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6-10-19 00:00
信息来源:

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贾治邦(前左三)在黑龙江省副省长申立国(前右一)、伊春市委书记杨喜军(左二)和伊春市市长、伊春林管局局长许兆君(左一)陪同下,检查翠峦局林改试点工作。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中)由伊春市委书记杨喜军(左一)、伊春市资源林政局局长李进祥(右一)、翠峦局党委书记金宗学(左二)、局长张洪礼(右二)陪同,在翠峦局进行林改调研。
金秋九月的林都伊春,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黑龙江省翠峦林业局的么河经营所,营林部门的技术人员正在帮助职工在承包的林地上规划经营项目。这个局为切实解决承包户山上有树、兜里没钱的问题,处理好短期致富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突出“三大效益”,构建“三大体系”,引导林地承包户充分利用林下资源,确定近期、中期、长期发展项目,拓宽林地承包职工增收的途径,激发职工承包林地热情,加快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健康发展。到9月30日,这个局已向职工承包出林地11140.08公顷,占区划完成面积的81.7%,意向性协议承包出林地2079.9公顷,占剩余区划面积的83.2%。
突出国家得生态效益
构建森林生长抚育服务体系
9月19日,在翠峦林业局么河所职工代永志承包的10.25公顷林地内,12名秋整地“雇佣军”在局营林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家手持镰刀和小斧,打草的打草,砍条子的砍条子,忙得汗流浃背。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半公顷多林地里的野蒿杂草、藤条灌木被清理得井井有条,堆放清除物的“林带”笔直地向林里延伸……
代永志于5月31日购买了这块林地,交现金8100元。他准备在今后5年的时间里,投入资金3万元左右,栽些落叶松、杨树、五味子。他说,买一块林子就等于多了一个儿子,早一天成长起来早受益,所以今年就早早雇人开始秋整地。他坚信不超过15年的时间,就会得到丰硕的回报。
像指导代永志如何清灌除草,科学合理保护有价值的植物,怎样改善林分卫生条件,为春造营造良好生长环境,这种做法对于翠峦林业局的营林部门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特别是进入秋季以来,局营林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分期分批地到么河、北山、翠峦河所职工承包的林地中,现场指导清林整地工作,并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对不同地块的情况分类,进行单兵教练。对防火、林政、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让他们提高林地经营的效率、效能、效果,提升林地承包职工经营森林技术水平。
这个局全力帮助承包林地职工树立科学经营理念。上从党委书记金宗学、局长张洪礼,下到宣传部、林改办、工会、农委、营林等部门的人员,经常深入试点林场(所)、林地承包职工家中征询意见;局林改办每周一的上午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解决问题。在么河、北山、翠峦河所3个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场所,对职工承包林地的营林抚育、林地经营、发展项目进行会诊,发挥营林资源部门和科研单位的优势,邀请伊春市林科院专家学者到现场进行经营指导、技术培训,遵循“间密留匀、去劣留优、砍小留大”的森林经营原则,针对不同林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指导,让承包林地的职工及时了解到自己林地的具体情况,经营好自己的林地,少走弯路,根据林地的不同条件、不同林相、不同地类进行经营。及时告诉职工什么季节清林、什么时候整地,什么地块适宜栽什么树种等森林经营知识。在结合提高职工营林技术上抓服务,为职工营造好林地注入科技含量。为帮助承包林地职工及时造林,今春造林时节这个局调进优质落叶松大苗,以每株倒挂3分钱的价格提供给已承包经营林地的职工,并抽调营林技术骨干到现场指导造林,从而调动了职工造林的积极性。
自今年5月份以来,这个局先后组织人员到北京、沈阳、大连、牡丹江、伊春植物园、铁力局马永顺林场等地参观学习10余次。采取林场所、林业局、市林科院技术人员集中办班等形式,共举办培训班8期、入户分别指导20余次、深入林地讲课10余次。
突出职工得经济效益
构建林下多种经营服务体系
8月31日,翠峦林业局翠峦河经营所的林地承包户们迎来了他们翘首企足的客人、伊春林科院的黑木耳种植专家李滇华和五味子种植专家许忠海一行。王树生、孙亚茹等林地承包户带着林下如何种植黑木耳、怎样栽植五味子等问题将专家们团团围住,迫不及待地向专家们发问,专家们与林地承包户们的交流一直持续了近3个小时。这也是该局第11次邀请林科院专家到林改试点所传“经”。
为了解决林地承包户在发展林下多种经营过程中项目难选、技术难求等实际问题,这个局充分发挥工会、农委、科委等部门的作用,以及试点林场(所)供销服务公司、林业局与与科研单位院企共建的优势,为林地承包户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积极构建林下多种经营服务体系,让职工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林权制度改革以来,这个局先后邀请伊春市林科院、沈阳市食用菌研究所、黑龙江省林业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深入到么河所、翠峦河所、北山所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发展林下经济的本领,确定发展规划、推广发展项目,帮助承包林地职工确定近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目前,么河、翠峦河、北山3个试点林场(所)已初步确定各自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同时,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引导林地承包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么河所推广林地承包职工张丽芹等6家股份经营发展林下地摆黑木耳以短养长,推广张伟、刘涛发展林下五味子栽培项目。他们在积极搞好植树造林的同时,发展好中期项目,推广赵彦臣营造兴安落叶松项目,北山所职工白占国近山参种植项目。发挥局、场两级供销服务公司作用,健全服务网络,提高产品价格,反馈市场动态,提供信息服务。在今夏木耳销售上,么河所充分发挥供销公司作用,由木耳养殖户零买零卖变为公司集中协调出售,使木耳售价每公斤提高2元钱,仅此一项全所木耳养殖户增加收入40万元。9月中旬,组织林地承包职工到伊春市五味子园现地参观、考察,学习五味子栽植技术。建立了林场所、林业局、伊春市林科院三级技术服务体系。用近期、中期、长期发展的典型示范户来引导群众,积极推广食用菌、北五味、速生丰产林、近山参等近、中、长三个时期的项目,让职工群众看到发展的希望在山、发展的潜力在林。
突出企业得社会效益
构建多元管理服务体系
这个季节,在翠峦林业局么河所、北山所、翠峦河所三个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所施业区内的营林公路上,你随意可见一些对外来人警惕性极高甚至阻止你进山的村民。这些人是由私有人林林主组成的联防队,主要负责该责任区防火、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同时每个林班都落实一个联防责任人,负责联防员轮流值班工作安排。
由私有林主自发形成的管理组织——联防员队伍,是这个局2006年秋季投入到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新主体。
因为把“林主”的经济利益与森林防火工作结合到了一起,所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林主”参与防火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防止和控制了闲散杂人的进山入山,杜绝了人为火源入山,进一步杜绝了火警火情的发生。目前,该局这样参与防火工作的联防员有近1100人,落实的防火责任人有38名,坚实地筑起一道全民防火体系。
林改让林业职工成了林子的主人,同时也让“林主”成了森林防火、林政资源的管理者,真正实现了林业职工和林子之间的责、权、利有机结合,往年的“防火就是防人”、“林政就是防盗”的难题迎刃而解。
这个局把试点单位内的林地分为承包林、托管林、公益林等3种形式,对不同性质的林地实行不同形式的管理,在积极探索承包林管护形式的同时,对尚未承包的林地实行局、场托管,对公益林实行“门前三包”的管护形式。建立联防组织,完善联席制度。积极探索委托经营、联合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试点场所与林地承包职工每月定期举行林政管理的联席会议,及时通报信息,沟通情况,部署工作,商讨事宜。么河所把每月28日作为林政管理联席会议日;翠峦河经营所、北山经营所分别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承包林地职工的责任意识,引导职工管好自己的林。加强了职工承包林地的林政资源管理,突出了林地承包职工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在实行巡防、巡护上做到了有专人、有记录,进一步加强了防火防盗工作。同时建立健全了林地承包职工的档案管理,把其同职工自营经营发展、职工家庭基本情况结合起来。
“三大体系”建设,解除了承包林地职工的后顾之忧。在职工群众实现“林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基础上,让承包职工深切地看到林权制度改革,不是一卖了之,卖而不管,而是加大后续服务的力度,指导、引导职工承包林地后得到最大限度的收益、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而激发职工承包林地的积极性,职工群众植树造林、护林防火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沉睡的森林迎来了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