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以六条标准检验林改工作成败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6-11-13 00:00 信息来源:
  孔垂柱副省长近日指出,云南省林改工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的方式方法也必然多种多样,但其成败必须用以下六条检验标准来进行具体的量化和评判。一要激活林业机制。通过明确林业经营主体的法律地位,理顺林业生产关系,让经营者有其山,植树者受其益,务林者得其利,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林业制度,使林业经营者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调动林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激活林业发展机制,真正把集体山林管理好、经营好、发展好。二要盘活林业资源。通过建立规范的集体林产权流转体系,使林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在森林资源流转市场进行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盘活森林资源。并可采取家庭联合经营、委托经营、合作制、股份制以及用林权证抵押进行贷款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向林业聚集,促进林业从资源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推动林业生产要素和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三要增加林农收入。通过还山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唤起农民耕山造林的激情,使林农真正成为集体山林的主人,让林农敢于投入、舍得投入,“把山当田耕,把林当菜种”,提高林业生产效益,增加林农收入。同时,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通过搞好社会化服务、多渠道盘活各种林产资源,来分享林业发展的收益,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四要推动产业发展。通过促进林业要素的有序流转和林业资源优化配置,为林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林业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生态建设六大工程得到有效实施,八大重点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林业蕴藏着的林地资源潜力、物种资源潜力和市场潜力得到充分释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改革工作中,要结合退耕还林的实施和四旁植树、荒山造林等绿化造林的开展,大力发展促进千家万户林农增收的特色经济林、工业原料林、林下资源开发和带动云南林业产业升级的林纸一体化等产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五要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建立健全林业服务体系和森林资源“三防”体系,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方式,培育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自律组织,使林业部门和基层组织从过去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工作职能转到更好地为林农提供法律、政策、科技服务上来,转到指导和引导林业生态建设上来,转到扶持林产业发展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上来。六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通过探索建立农民决策为主的农村集体森林资源管理体系,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民主参与的方式,广泛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经营规划制定等工作,让农民参与林业管理和建设的各个环节,杜绝“暗箱操作”乱卖山、乱花钱的现象,从源头上铲除涉林腐败的土壤,改善干群关系。
  
   
< img src=""/>

云南省以六条标准检验林改工作成败

669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