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落到户 “靠山吃山”靠得住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7-06-04 00:00 信息来源:
  有“中国第三次土地改革”之称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今年将在四川扩大试点,明年全面推开,预计2009年完成。省政府拟于6月中旬召开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会。
  4年前,国家开始在福建、江西等地试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不改变集体林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把林地使用权承包给林农经营,收益也归林农个人所有,林农也可以依法向个人或公司出让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既促进林业发展又实现农民增收。这项改革被专家和东部试点省份林农称为继建国之初的土地改革、改革开放之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中国第三次土地改革”。
  2004年7月,四川在乐山市沐川县首试林权制度改革。四川的林地面积是浙江的2.6倍,产业产值却不到浙江的一半。四川森林覆盖率逾30%,现有森林面积2.19亿亩,林木蓄积15.82亿立方米,分列全国第四和第二位。四川集体林的85%在上世纪80年代就分给农民了,但至今尚有数百万公顷集体林未确权颁证到户,上世纪80年代已确权颁证的也存在“指山为界”、证地不符等情况,造成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林权纠纷不断。因此,四川的林权改革重点在确认林权,促进流转,发展产业。根据省政府的安排,改革主要涉及集体商品林及其林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将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的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明晰到农户或其他经营实体。
  “这是一项战略性改革”,成都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但如何把集体的山林权属落到户,要按照省上有关部署实施。今年,成都完成补换发林权证工作,“先确权,然后林权才能流转,保证收益权”。
  新闻背景
  “林业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中国农业用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但林业用43亿亩林地,是耕地的2.4倍,却没有解决13亿人的用材问题。”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曾不止一次公开表达他的苦恼。
  同一公顷森林,中国农村集体林地平均木材蓄积量只有50多立方米,而这一数据在德国、法国等林业发达国家高达200立方米~300立方米,就连世界平均水平都超过100立方米。专家普遍认为,长期未能解决的产权不清、体制不顺、权责不明等问题制约了中国林农的积极性,让43亿亩林地始终不能发挥其巨大潜能。
   
< img src=""/>

林权落到户 “靠山吃山”靠得住

6697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