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市林改工作取得三大成效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7-09-21 00:00
信息来源:
临沧市自启动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林权改革的有关规定,稳步推进林改工作,目前,主要取得了三大成效。一是林改工作确立了农民经营林产业的主体地位。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临沧坚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思维来谋划事关未来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注重历史的继承性、现实发展的必要性和以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性的统一。按照“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要求,真正把还山、还林、还权、还利于民落到了实处,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让农民群众清楚明白地认识到林地是不可多得的、不可再生的生产资料,认识到林改是国家确权给每一个农民一份生产资料的改革,从根本上理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多栽树、栽好树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民保护山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他们把山林当作是建在山上的“绿色银行”、“未到期的高息存折”和增值潜力巨大的“成长股”,“管好自家山,种好自家林”已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真正改变了过去那种“林不归我,我不爱林;林不到我,我不营林;责不罚我,我不护林”的现象,真正确立了农民经营林业、发展产业的主体地位。二是林改工作拓展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空间。林改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资源变资本,把森林资源盘活,把林业经济搞活,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因此,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深刻领会中央、省委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按照白恩培书记关于“探索走一条有云南特色的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路子”和“力争把临沧建成全省比较富裕的地区之一”的要求和指示,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提出了以“提高人均富裕度、改善人的居住质量、优化人的创业环境”三个核心指标作为基本价值尺度来推进林改和谋划临沧的发展。市委、市政府特别将“提高人均富裕度”作为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核心指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充分体现了更加重视和加强“三农”工作。立足临沧的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可循环发展的要求,充分拓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空间,在做强做优一产的基础上做活二产,繁荣三产。重点是强势推进以核桃为主的高优农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确保到2020年前全市建成高优农产品产业化基地1000万亩。核桃是临沧最大的特色经济林优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核桃产业已形成共识、创业热潮高涨。因此,在林权制度改革中,按照“抓林改,做产业,强队伍”的指导思想,把确保到2020年前建成1000万亩高优农产品产业化基地作为走“具有特色、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基础来强势推进”,把核桃作为临沧市扶贫攻坚的“先峰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致富树”、建设美好家园的“生态树”、建设和谐临沧的“基础树”和可再生、可持续、可循环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工程来强势推进,并严格按照凤庆县总结并经国家林业局认定的核桃种植五个一标准(一棵合格苗、一个1立方的标准种植坑塘、100斤农家肥、100斤定根水、一块地膜)进行规范种植。目前,全市泡核面积累计已达210万亩,今年计划新植100万亩,然后用3年时间再发展300万亩,到2010年前,使全市泡核桃面积达600万亩以上,农民人均拥有泡核桃3亩以上。到2020年,泡核桃单产以每亩500kg、单价以现在市场价的五分之一即每公斤6元计,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已接近9000元,可顺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的目标。三是林改工作锻炼了一支懂“三农”、作风实的干部、群众队伍。林改工作锻炼了一批善于做农村、农民工作的干部队伍。林改工作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精细、繁杂的基层组织工作。在林改过程中,广大林改干部和队员既要爬山涉水、披星戴月认真做好各项林改工作,还要与基层的各项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他们既是林改工作队,又是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扶贫工作队、科技推广工作队 计划生育工作队、合作医疗工作队、禁毒防艾工作队。通过林改使他们直接了解到农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并满腔热情、竭尽全力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忧难、谋利益,他们既在林改实践中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自己,提高了党性修养,增强了领导发展的能力和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责任感、荣誉感,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实践证明,林改是磨练干部的主战场,林改使干部队伍得到了锻炼,成为了掌握民情、善解民意、懂得“三农”的行家里手,真正培养造就了一批懂政策、懂法律、懂科技的干部队伍。同时,林改工作还培育了新型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该市在深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中,结合新农村建设探索建立了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新农村理事会、以建制村和产业区为单位的产业协会、以乡镇为单位的党群致富联合体的“一体两会”机制。目前,全市共建立新农村理事会5498个、产业协会840个、77个乡(镇)均建立了党群致富联合体,有9726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与48630名农村党员结成了帮扶对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发展了“一体两会”,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又完善和推进了“一体两会”。“一体两会”建立了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成为了新农村建设和林改工作的主体,增强了农民与市场对话的能力,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农民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力,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养了新型农民,全市形成了无钱能办事、有钱办大事的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