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难撼林改心 重庆黔江区林业局抗灾搞林改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3-11 00:00
信息来源:
黔江区的绝大部分山林林权经过1975年、1982年、1985年先后三次按政策将99%以上的山林林权落实到户,2006年开始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是为了最终实现对森林实施分类管理。借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的东风,区林业局依据林业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充分论证,科学确定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比例;三种分类类型齐头并进,在将重点公益林、商品林划到小班到户的基础上对地方公益林也一并同安排、同划分、同落实;全区统筹组织林改工作经费100万元,强力推进林改工作。
从1月12日到2月2日,黔江区连续遭遇五十年来持续时间最长、气温最低的冰雪凌冻灾害,全区林业生产损失巨大,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但黔江区林业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在国家林业局、市林业局的关心、关爱和大力支持下奋力抗雪救灾,一心一意搞林改,推动林改工作不断深入扎实。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抗灾自救与林改工作两不误。当冰雪灾害发生之时正是黔江区建立健全全区分户林地及分类区划基本资料档案工作的关键时期,为了保障林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区林业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一面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灾区一线进行抗灾自救,一面紧抓林改工作不放松,成立了确权指导组9人、质检组5人、林权纠纷调解组3人,深入各街道镇乡指导、检查、协调林改工作。组织人员对因冰雪灾害损失的林地边界物进一步核查,恢复林界,确保区划后林农之间林界清晰,减少纠纷发生。
大力宣传,坚定林改信心不动摇。面对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灾害,林业遭受巨大损失,林改工作一度出现停顿,个别地方甚至中断,广大群众的畏难情绪十分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区林业局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农户,通过村组干部会、群众院坝会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从而激发林农(业主)林改热情,进一步坚定林改信心不动摇,促进林改工作顺利推进。如黔江区鑫丰胶合板厂积极参与林改,委托黔江区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3镇9村建设完成7000亩工业原料林。
督查到位,狠抓林改基础工作。区林业局实行领导包片,中层干部到乡督查责任制,并将督查及工作进展情况实行定期通报。为了保证整个林改基础工作的进度和资料的准确,林改工作人员顶风冒雪到山头地块查看林界,走村入户向林农解释政策、登记资料。一是将分类区划面积(国家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按照区划小班,及时分解到户、落实到山头地块,并由农户签字认可,再将图表资料的整理归档,按户建立了纸质和电子两套档案。区林改办共收集、整理林改基础资料84卷。二是认真落实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工作。我区共有19个街道镇乡及国有林场区划了国家重点公益林,经过召开群众会议,广泛征集林农意见,我区重点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全部实行集中管护。按天保工程护林人员的条件选择专职护林人员,由林权权利人将公益林管护工作委托给护林人员,并由各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与确定的管护人员签订公益林管护合同,明确管护人员的责任及报酬。三是认真开展商品林公示工作。各街道镇乡按照《黔江区森林分类经营工作方案》要求及时开展商品林公示,以小班为单位在人员比较集中的醒目位置对商品林进行了公示,公示的时间都在15天以上,对公示中群众有不同意见和想法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 bsp;
争取利用,降低损失。面对全区2万立方米受灾林木,在做好对倒伏在路上的灾害木进行清理的同时,及时上报林木损失情况,争取优先落实采伐计划,并做好受灾林木采伐作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利用,降低林农损失。
开拓创新,推进林改。一是积极探索建立木材生产“用补平衡”机制,促进木材经营和木材加工发展与造林绿化的发展同步,激励社会资金投入到植树造林中来,全面推进林改工作。二是开展人工林商品性自主采伐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商品林经营者自主采伐,保证商品林经营者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商品林经营者投资林业建设的积极性,适应森林分类经营的需要,深入推进林改工作。三是积极探索商品林区天然林的采伐利用工作机制。试图解决因天保政策规定,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但森林分类经营实施后,如果已经区划为商品林的天然林不能采伐,就无法实现林农经营自主权等问题。
冰雪灾害虽然对全区林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但区林业局干部职工和广大林农众志成城奋力抗雪救灾,坚定不移搞林改,使全区林改及灾后重建工作均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从1月12日到2月2日,黔江区连续遭遇五十年来持续时间最长、气温最低的冰雪凌冻灾害,全区林业生产损失巨大,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但黔江区林业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在国家林业局、市林业局的关心、关爱和大力支持下奋力抗雪救灾,一心一意搞林改,推动林改工作不断深入扎实。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抗灾自救与林改工作两不误。当冰雪灾害发生之时正是黔江区建立健全全区分户林地及分类区划基本资料档案工作的关键时期,为了保障林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区林业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一面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灾区一线进行抗灾自救,一面紧抓林改工作不放松,成立了确权指导组9人、质检组5人、林权纠纷调解组3人,深入各街道镇乡指导、检查、协调林改工作。组织人员对因冰雪灾害损失的林地边界物进一步核查,恢复林界,确保区划后林农之间林界清晰,减少纠纷发生。
大力宣传,坚定林改信心不动摇。面对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灾害,林业遭受巨大损失,林改工作一度出现停顿,个别地方甚至中断,广大群众的畏难情绪十分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区林业局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农户,通过村组干部会、群众院坝会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从而激发林农(业主)林改热情,进一步坚定林改信心不动摇,促进林改工作顺利推进。如黔江区鑫丰胶合板厂积极参与林改,委托黔江区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3镇9村建设完成7000亩工业原料林。
督查到位,狠抓林改基础工作。区林业局实行领导包片,中层干部到乡督查责任制,并将督查及工作进展情况实行定期通报。为了保证整个林改基础工作的进度和资料的准确,林改工作人员顶风冒雪到山头地块查看林界,走村入户向林农解释政策、登记资料。一是将分类区划面积(国家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按照区划小班,及时分解到户、落实到山头地块,并由农户签字认可,再将图表资料的整理归档,按户建立了纸质和电子两套档案。区林改办共收集、整理林改基础资料84卷。二是认真落实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工作。我区共有19个街道镇乡及国有林场区划了国家重点公益林,经过召开群众会议,广泛征集林农意见,我区重点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全部实行集中管护。按天保工程护林人员的条件选择专职护林人员,由林权权利人将公益林管护工作委托给护林人员,并由各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与确定的管护人员签订公益林管护合同,明确管护人员的责任及报酬。三是认真开展商品林公示工作。各街道镇乡按照《黔江区森林分类经营工作方案》要求及时开展商品林公示,以小班为单位在人员比较集中的醒目位置对商品林进行了公示,公示的时间都在15天以上,对公示中群众有不同意见和想法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 bsp;
争取利用,降低损失。面对全区2万立方米受灾林木,在做好对倒伏在路上的灾害木进行清理的同时,及时上报林木损失情况,争取优先落实采伐计划,并做好受灾林木采伐作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利用,降低林农损失。
开拓创新,推进林改。一是积极探索建立木材生产“用补平衡”机制,促进木材经营和木材加工发展与造林绿化的发展同步,激励社会资金投入到植树造林中来,全面推进林改工作。二是开展人工林商品性自主采伐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商品林经营者自主采伐,保证商品林经营者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商品林经营者投资林业建设的积极性,适应森林分类经营的需要,深入推进林改工作。三是积极探索商品林区天然林的采伐利用工作机制。试图解决因天保政策规定,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但森林分类经营实施后,如果已经区划为商品林的天然林不能采伐,就无法实现林农经营自主权等问题。
冰雪灾害虽然对全区林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但区林业局干部职工和广大林农众志成城奋力抗雪救灾,坚定不移搞林改,使全区林改及灾后重建工作均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