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资溪县“四结合”稳步推进灾后新农村建设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3-26 00:00
信息来源:
资溪县以抓好灾后重建统揽全县新农村建设全局,大力实施“四结合”工程,既抓当前又抓长远,既抓示范点又带动全面,稳步推进灾后新农村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将生产发展与林地补植补造相结合。面对林业为主导产业的生产特点,该县为加快森林资源恢复,将今年补植补种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层层签订造林责任状,以全民义务植树的方式,林业部门提供造林苗木和品种搭配造林技术,全县针阔混交造纪念林、党员林、“三八”林、企业基地林、青少年成长林、绿色家园林等高潮迭起。据统计,全县已营造陈山红心杉、高产脂湿地松、高产油茶、毛竹、珍贵速生阔叶树面积2.2万亩,占林木恢复5年新造林总面积的31%;70多个自然村新添了“四旁”生态林和经济林。
将生活宽裕与保护林农利益相结合。为尽可能把灾害对林农增收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该县打破生产、销售和加工常规,开通这三个环节的“绿色通道”,在各行政村设立收购点,实行一厂一折率和一品一折率为企业利用做活着想,对灾后木竹全部实行过磅收购,确保林农产销受灾松杉木每吨不低于400元、受灾毛竹每吨不低于450元,并免征今年毛竹育林基金。石峡毛竹之乡,当地竹农每天清理下山受损毛竹,平均每人获益超出正常年份每天生产收入30元。
将乡风文明与加强资源保护相结合。为防止借清理灾害木竹之机发生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该县县委、政府及时下发《灾后林政资源管理意见》,并迅速传达到每个村小组,使之家喻户晓,人人树立资源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实行禁止采挖竹笋、禁止采割松脂、禁止采伐非受损木竹,明确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监管职责。目前,全县各林区按设计作业、凭证收购,无毁林毁地现象,乡风文明在资源保护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将管理民主与编制重建规划相结合。按照“创新创业、共建和谐”的要求,该县一方面提高群众灾后重建素质。县林业局和乡(镇、场)纷纷举办科技培训班,请林农、造林大户和木竹加工企业主参加培训,请省、市林业专家现场授课,并印发科普宣传册2万多份。另一方面,该县编制林业灾后重建规划,均由各户代表参与决策定板,村民理事会牵头实施。目前,全县规划出新增造林苗木育苗面积286亩,林地清理面积104.1万亩,竹腔施肥任务44万亩,新建林区公路231公里、维修改造341公里,防火林带恢复重建215公里。
将生产发展与林地补植补造相结合。面对林业为主导产业的生产特点,该县为加快森林资源恢复,将今年补植补种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层层签订造林责任状,以全民义务植树的方式,林业部门提供造林苗木和品种搭配造林技术,全县针阔混交造纪念林、党员林、“三八”林、企业基地林、青少年成长林、绿色家园林等高潮迭起。据统计,全县已营造陈山红心杉、高产脂湿地松、高产油茶、毛竹、珍贵速生阔叶树面积2.2万亩,占林木恢复5年新造林总面积的31%;70多个自然村新添了“四旁”生态林和经济林。
将生活宽裕与保护林农利益相结合。为尽可能把灾害对林农增收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该县打破生产、销售和加工常规,开通这三个环节的“绿色通道”,在各行政村设立收购点,实行一厂一折率和一品一折率为企业利用做活着想,对灾后木竹全部实行过磅收购,确保林农产销受灾松杉木每吨不低于400元、受灾毛竹每吨不低于450元,并免征今年毛竹育林基金。石峡毛竹之乡,当地竹农每天清理下山受损毛竹,平均每人获益超出正常年份每天生产收入30元。
将乡风文明与加强资源保护相结合。为防止借清理灾害木竹之机发生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该县县委、政府及时下发《灾后林政资源管理意见》,并迅速传达到每个村小组,使之家喻户晓,人人树立资源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实行禁止采挖竹笋、禁止采割松脂、禁止采伐非受损木竹,明确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监管职责。目前,全县各林区按设计作业、凭证收购,无毁林毁地现象,乡风文明在资源保护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将管理民主与编制重建规划相结合。按照“创新创业、共建和谐”的要求,该县一方面提高群众灾后重建素质。县林业局和乡(镇、场)纷纷举办科技培训班,请林农、造林大户和木竹加工企业主参加培训,请省、市林业专家现场授课,并印发科普宣传册2万多份。另一方面,该县编制林业灾后重建规划,均由各户代表参与决策定板,村民理事会牵头实施。目前,全县规划出新增造林苗木育苗面积286亩,林地清理面积104.1万亩,竹腔施肥任务44万亩,新建林区公路231公里、维修改造341公里,防火林带恢复重建2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