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三化五能”指导林改工作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6-20 00:00
信息来源: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是国家为了进一步明晰和完善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一项创新举措,是依法维护林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解放林业生产力,增加林农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有序流动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凤冈“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发展之路。要真正做到了还山于民、还林于民和还利于民,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全县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要做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一、用革命化精神克服林改工作任务艰巨性
林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艰巨的系统工程,改革的成功与失败都将直接影响我县的林业发展。
林改工作必须做到“县委政府组织领导,乡镇组织,村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对林改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改革范围、基本原则、方法步骤等诸方面必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部署,把林改工作作为地方政府的目标任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这项工作以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当好参谋,全力协助各工作队搞好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林改技术骨干力量,把“云领先锋”的工作人员抽出来搞林改工作,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奋战、团结协作的革命精神,全力以赴地开展林权制度改革。
二、用市场化方法提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是林农,利益的受益者也是林农。要充分把广大林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把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起来,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通过进一步深化林改来提高社会投资造林的积极性,在保持林地所有权归属集体的前提下,深化林改的村(组)所有山林权属都按规定落实到农户或联合体,放活林地使用权,明晰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新的集体林业经营机制,并通过核发林权证,以法律形式保障农民经营林业的合法权益,使广大农民群众吃下“定心丸”,真正把广大村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努力塑造“争山造林,争苗造林”的喜人局面。要稳步增加林农收入,农民增收难度大,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林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增加农民收入优势在山、潜力在林,关键在于念好“山”字。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耕山育林积极性,在造林营林中拓宽渠道、增加收入,从体制、机制上为林农靠山养山、依靠林业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
长期以来,由于集体山林产权不明晰,挫伤了广大林农耕山育林的积极性,导致集体林木砍多造少、造而不管,森林资源增长缓慢。通过林改激活农村经济细胞,促进多种所有制的林业发展,村级集体不仅可以从林地使用费和现有林承包经营分成以及林木转让中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而且随着林业集约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的利益将得到保障并逐步增长,从而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大力宣传进一步林改工作的目的、意义、做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尤其要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群众消除疑虑、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搞好林改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⒂萌诵曰那榛澄ち指暮托惩平?/P>
林改是广大群众得实惠、受利益的民心工作。必须要高度重视在林改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认真做好引导和化解工作。坚决防止借林改之机,蚕食侵占,挑起事端。对于存在的有证无山、有山无证、山与证不符、面积与四至不符等问题,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对照有关政策妥善处理。对于集体林木林地流转的历史遗留问题,应以稳定为前提,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群众的原则,分别情况加以解决,不要轻易推翻。个别人从中以权谋私,严重侵犯村(组)集体和村民利益,群众反映强烈、协商解决不了的,可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通过具体细致的工作,努力把各种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和林区的安定稳定。
林改工作就是为了落实党中央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在保持林地所有权归集体的前提下,放活林地使用权,明晰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务林有其山”,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兴林致富的广阔领域,还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林地林木权属争议和盗砍滥伐林木案件的发生,特别是解决了历次改革遗留的自留山证不符、“谁造谁有”林木产权未明晰、林木转让不规范等复杂问题,缓解了农村的干群矛盾,维护了农村的安定稳定。做好林改工作,使农民“耕者有其山”,吸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减少了农村不安定因素。增强了集体经济实力,以更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用“五能”的要求保质量推进度
林改工作流程比较复杂,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必须要深入实际、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去做,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使林改工作的圆满完成。
1、林改人员要有专业化能力。林改工作技术性要求高,我们的林改人员必须具备林改工作的专业技术,这样才不会导致勾图移位、图表不一致等问题的出现,让林该工作不出错,不走弯路。
2、林改人员要有公共关系能力。林改工作不是我们几个坐在一起就能完成的事,需要广大村民的共同参与。如何让群众上山指界签字认可,如何调动知情人士踏查指界、化解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林改工作人员和群众进行公共关系的协调。
3、林改人员要有创新能力。林改工作程序多比较复杂,但工作不能违背政策和法规,如何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如何保证质量的同时有进度,这些就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创新的问题。
4、林改人员要有依法行政能力。本次林改政策性要求严、程序比较复杂,要求林改人员在林改工作中不能搞一刀切,要尊重历史和事实,必须做到依法行政。
5、林改人员要有团队创业能力。林改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几十年的民心工程,我们的林改人员要有责任意识,要有团队创业的精神,在工作中不能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要看到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迎难而上。
总之,林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艰巨,各级组织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林改人员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我县的林改工作才能健康有序的推进。
一、用革命化精神克服林改工作任务艰巨性
林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艰巨的系统工程,改革的成功与失败都将直接影响我县的林业发展。
林改工作必须做到“县委政府组织领导,乡镇组织,村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对林改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改革范围、基本原则、方法步骤等诸方面必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部署,把林改工作作为地方政府的目标任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这项工作以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当好参谋,全力协助各工作队搞好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林改技术骨干力量,把“云领先锋”的工作人员抽出来搞林改工作,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奋战、团结协作的革命精神,全力以赴地开展林权制度改革。
二、用市场化方法提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是林农,利益的受益者也是林农。要充分把广大林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把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起来,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通过进一步深化林改来提高社会投资造林的积极性,在保持林地所有权归属集体的前提下,深化林改的村(组)所有山林权属都按规定落实到农户或联合体,放活林地使用权,明晰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新的集体林业经营机制,并通过核发林权证,以法律形式保障农民经营林业的合法权益,使广大农民群众吃下“定心丸”,真正把广大村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努力塑造“争山造林,争苗造林”的喜人局面。要稳步增加林农收入,农民增收难度大,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林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增加农民收入优势在山、潜力在林,关键在于念好“山”字。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耕山育林积极性,在造林营林中拓宽渠道、增加收入,从体制、机制上为林农靠山养山、依靠林业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
长期以来,由于集体山林产权不明晰,挫伤了广大林农耕山育林的积极性,导致集体林木砍多造少、造而不管,森林资源增长缓慢。通过林改激活农村经济细胞,促进多种所有制的林业发展,村级集体不仅可以从林地使用费和现有林承包经营分成以及林木转让中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而且随着林业集约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的利益将得到保障并逐步增长,从而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大力宣传进一步林改工作的目的、意义、做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尤其要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群众消除疑虑、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搞好林改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⒂萌诵曰那榛澄ち指暮托惩平?/P>
林改是广大群众得实惠、受利益的民心工作。必须要高度重视在林改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认真做好引导和化解工作。坚决防止借林改之机,蚕食侵占,挑起事端。对于存在的有证无山、有山无证、山与证不符、面积与四至不符等问题,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对照有关政策妥善处理。对于集体林木林地流转的历史遗留问题,应以稳定为前提,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群众的原则,分别情况加以解决,不要轻易推翻。个别人从中以权谋私,严重侵犯村(组)集体和村民利益,群众反映强烈、协商解决不了的,可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通过具体细致的工作,努力把各种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和林区的安定稳定。
林改工作就是为了落实党中央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在保持林地所有权归集体的前提下,放活林地使用权,明晰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务林有其山”,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兴林致富的广阔领域,还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林地林木权属争议和盗砍滥伐林木案件的发生,特别是解决了历次改革遗留的自留山证不符、“谁造谁有”林木产权未明晰、林木转让不规范等复杂问题,缓解了农村的干群矛盾,维护了农村的安定稳定。做好林改工作,使农民“耕者有其山”,吸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减少了农村不安定因素。增强了集体经济实力,以更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用“五能”的要求保质量推进度
林改工作流程比较复杂,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必须要深入实际、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去做,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使林改工作的圆满完成。
1、林改人员要有专业化能力。林改工作技术性要求高,我们的林改人员必须具备林改工作的专业技术,这样才不会导致勾图移位、图表不一致等问题的出现,让林该工作不出错,不走弯路。
2、林改人员要有公共关系能力。林改工作不是我们几个坐在一起就能完成的事,需要广大村民的共同参与。如何让群众上山指界签字认可,如何调动知情人士踏查指界、化解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林改工作人员和群众进行公共关系的协调。
3、林改人员要有创新能力。林改工作程序多比较复杂,但工作不能违背政策和法规,如何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如何保证质量的同时有进度,这些就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创新的问题。
4、林改人员要有依法行政能力。本次林改政策性要求严、程序比较复杂,要求林改人员在林改工作中不能搞一刀切,要尊重历史和事实,必须做到依法行政。
5、林改人员要有团队创业能力。林改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几十年的民心工程,我们的林改人员要有责任意识,要有团队创业的精神,在工作中不能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要看到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迎难而上。
总之,林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艰巨,各级组织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林改人员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我县的林改工作才能健康有序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