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满目青山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8-11 00:00 信息来源:
  林权改革像一声春雷在西南边陲炸响,在云南一场明晰农民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改革正轰轰烈烈进行,作为支农主力军的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打破传统观念和传统模式的束缚,积极配合全省各地开展的林权改革试点,创办了一项全新的信贷业务品种——林权抵押贷款,破解了制约林业及“三农”发展的资金问题。据统计,至2008年5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共有8个地州(市)18个县级联社开办了262笔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业务,贷款余额为11349.3万元。林权抵押贷款的推广,构建起农村金融与林农、林业部门协作的平台,有效拓宽了林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推动了农村信用社信贷担保方式的创新,促进农信社、林农、林企的共同发展,实现了“双赢”、“多赢”的目标。
  瓶颈:产权不明晰 农民抵押难
  云南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绿宝石”,占土地面积99%的山地蕴藏着丰富的林业资源,森林覆盖率达49.9%,活立木蓄积量达15.48亿立方米,名列全国第三位。林业经济的发展,在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过去,由于森林资源产权不明晰,老百姓住在深山,守着满山的森林资源,不能砍、不能用,还要管护,日子过得穷巴巴的,老百姓形象地说:这是守着“金山”过着穷日子。农民护林、种林的积极性低落,森林资源屡遭破坏和砍伐,林权纠纷也时有发生。营业机构网点广泛分布于农村的信用社,对林农提出的贷款需求,因林权抵押不合法、林权流转变现难、贷款管理及回收难、风险无法控制等原因,只能采取传统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担保抵押贷款的方式给予解决。但限于小额信贷的贷款周期短、金额小及“担保抵押难”等原因,无法满足林农大额的资金需求。
  破局:林权作抵押 贷款有担保
  为破解林农、林企贷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云南省农村信用社通过大量调研,顺势推出林权抵押贷款新业务。为确保此项业务的顺利运行,与云南省林业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和《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管理办法》,明确了推广林权抵押贷款的意义、管理办法、操作流程等内容,指导全省农村信用社积极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加大对林产业及“三农”的信贷投入,努力为林权改革做好配套的金融服务。
  引入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这一森林资源资产作为贷款抵押物,使林农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抵押资产,把原来的“死资产”变为“活资金”,破解了林农贷款无合法有效抵押物而导致的“抵押难”、“贷款难”问题,实现了林权抵押融资“零”的突破,为林业产业的科学发展搭建起了良好的融资平台,为农户增收注入了新活力,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成效:信用社、林农“双赢”
  林权抵押贷款是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创新的信贷服务品种,以《林权证》所载明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作为抵押物,据此向农民发放的贷款。贷款可用于林木种植、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林业生产流通中,也可用于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销售、建房、助学等方面。农户小额林权抵押贷款的额度一般在30万元以内。贷款期限根据用途、林业生产周期、林地类型、林地使用期限等情况确定,最长5年。利率在现行基准利率基础上适当优惠。这一支农贷款业务的推出,立刻受到广大林农的欢迎。
  华宁县华溪镇华溪村4组村民王家洪,今年5月从信用社贷了2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用于建设柑桔园的抽水站、水池及喷灌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果园的灌溉设施,节药了水资源,提高了17000株柑桔的产量和质量,预计今年产果60吨,实现收入15万元。随着林权 押贷款的宣传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了解到这种贷款模式的好处。他们说:想不到满山的树林一下子成了帮助我们致富的“宝贝”!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省农信社及时推出林权贷款新业务,一是为林权改革搭建了良好的融资平台。林改前,林权产权不明确,责、权、利不对称,林权纠纷不断,森林砍伐屡禁不止,森林火灾时有发生。林改政策激活了机制,明晰了产权,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保护了森林资源。“看好自己的山,守好自家的林”,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保护生态的意识明显增强。截至5月末,全省新增营造林面积610万亩,同比增加206万亩,增幅达50%。
  二是破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长期以来,农民的土地是承包经营的,属国有;房屋是自建住房,无房产证;农业生产资料简单、价值低,都不能作为合法有效的抵押物。虽然农信社推广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发展小规模种养殖业、建房、消费等资金需要,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一家一户的传统种养殖业、小作坊、小加工业等已经无法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现代农民的金融需求呈现出资金需求量大、资金用途广、使用周期长等特点。因此,传统的小额信贷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在此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需而变,积极创新信贷服务品种,适时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农民用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作为抵押物就可向信用社贷款,破解了农民贷款“抵押难”的问题,深受各地党政领导的好评,也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三是促进了林产业的发展,林农收入大幅增加。林地蕴藏着的丰富的资源,用材林、橡胶、茶树、果树、核桃树等经济林木众多,林下产品有松茸、牛杆菌、鸡枞等珍贵野生菌类,经济价值较高。林权抵押贷款解决了林农的资金问题,农民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生产流通环节的资金投入,使生产经营上规模、上档次、提质量、增效益,收入也大幅增长。“温饱靠耕地,致富靠山林”成为林改地区干部群众的共识。据统计,去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330亿元,比2006年的291亿元增加了13.6%。
  四是实现了信贷产品创新,拓宽了资金运用渠道。林权抵押贷款的创新,在为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提供强大资金支持的同时,也极大地拓宽了信用社的资金运用渠道,降低了信用贷款的风险度,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
  
< img src=""/>

滋养满目青山

669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