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这样应对林改新难题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8-15 00:00
信息来源:
作为全国林改的先行省之一,浙江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经完成。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林业保险难、林地经营分散、管理模式落后、市场流转机制不活等新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为应对这些难题,浙江各地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全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经验。
森林保险弱化经营风险
近年来,由于台风、雪灾等自然灾害和森林火灾频发,森林经营的风险较大。为使林农放心投资山林,浙江省开始落实和推广政策性森林综合险,目前已有景宁、云和等十几个县开始实施,下半年将在全省全面启动。届时,公益林、用材林、经济林和毛竹将被纳入保险对象之列,台风、雪灾等自然灾害和火灾都可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今后林农只要参加了政策性森林综合险,遭受森林火灾或自然灾害造成的林木损失都可以获得保险赔偿。而且经济林、竹林的保费较低,林农自身只需交纳每亩1元左右,最高赔付额就能达到每亩500元~800元。
合作组织实现规模经营
虽然浙江已完成主体改革任务,但林地分散经营的情况导致林农资金短缺、技术落后,造成交易成本上升,效益低下,发展后劲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浙江省不少地方组建了林业专业合作社,以提升林农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实现山林的规模经营。
台州市黄岩区是林业合作社开展较早的地方,该县对建立林业合作社积极鼓励。对取得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达到区级、市级、省级规范化标准的林业合作社分别给予1万元~5万元不等的奖励。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区已有林业专业合作社56家,入社农户2300户,年销售各类林产品1.3亿元,受益林农达3.5万户。这些合作社分布在产、供、销各个环节,提高了林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搞活了林产品的流通,提高了林产品的附加值。
数字林业优化管理模式
目前,浙江的林权证换发工作已基本结束,许多地方甚至被列入了全省林改示范县,但资料和数据管理方式仍较为落后,林权证上的面积、林种与实际有出入,林权证变更后,数据更新速度缓慢、查询不便等问题依然存在。
为解决这些问题,安吉县提出了林改管理“数字化”的设想。该县以林权地籍资源为对象,将林权证的申请、变更、登记、审核、出证、查询、统计等信息进行一体化管理,使林权证的申请表内容、林地地籍空间数据以及与属性数据的同步更新管理、联动查询管理、关联统计管理等统一到同一个信息平台。该系统建成后,将进一步明确全县林地的权属情况、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和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真正实现“鼠标一点,安吉林业尽在眼前”。
林权流转焕发山林生机
在浙江,虽然林权流转并不鲜见,但林权流转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少数流转不规范,导致林权流转时价格压得过低,挫伤了林农的积极性,部分林农宁愿山林闲置也不愿意流转。为此,各地纷纷创新举措,建立林权管理中心,公开拍卖,促进林地流转,以焕发山林生机。
江山市张村乡龙头店村小南坑村,26户农户75口人,常年守着2000亩山林,生活较为贫困。今年5月,在市林权管理中心的帮助下,小南坑村公开拍卖、成功流转了644亩山林,并使原先评估的208万元出让价以229.9万元的中标价格成交,期限30年,所得资金全部用于林农下山脱贫。
开化县华埠镇旭日村残疾青年查德荣,利用该村整体下山脱贫之机,先后流转5100亩山林,创办莱尔农庄,进行多种经营,年产值达300多万元。
山地流转,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资源增值。
森林保险弱化经营风险
近年来,由于台风、雪灾等自然灾害和森林火灾频发,森林经营的风险较大。为使林农放心投资山林,浙江省开始落实和推广政策性森林综合险,目前已有景宁、云和等十几个县开始实施,下半年将在全省全面启动。届时,公益林、用材林、经济林和毛竹将被纳入保险对象之列,台风、雪灾等自然灾害和火灾都可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今后林农只要参加了政策性森林综合险,遭受森林火灾或自然灾害造成的林木损失都可以获得保险赔偿。而且经济林、竹林的保费较低,林农自身只需交纳每亩1元左右,最高赔付额就能达到每亩500元~800元。
合作组织实现规模经营
虽然浙江已完成主体改革任务,但林地分散经营的情况导致林农资金短缺、技术落后,造成交易成本上升,效益低下,发展后劲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浙江省不少地方组建了林业专业合作社,以提升林农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实现山林的规模经营。
台州市黄岩区是林业合作社开展较早的地方,该县对建立林业合作社积极鼓励。对取得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达到区级、市级、省级规范化标准的林业合作社分别给予1万元~5万元不等的奖励。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区已有林业专业合作社56家,入社农户2300户,年销售各类林产品1.3亿元,受益林农达3.5万户。这些合作社分布在产、供、销各个环节,提高了林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搞活了林产品的流通,提高了林产品的附加值。
数字林业优化管理模式
目前,浙江的林权证换发工作已基本结束,许多地方甚至被列入了全省林改示范县,但资料和数据管理方式仍较为落后,林权证上的面积、林种与实际有出入,林权证变更后,数据更新速度缓慢、查询不便等问题依然存在。
为解决这些问题,安吉县提出了林改管理“数字化”的设想。该县以林权地籍资源为对象,将林权证的申请、变更、登记、审核、出证、查询、统计等信息进行一体化管理,使林权证的申请表内容、林地地籍空间数据以及与属性数据的同步更新管理、联动查询管理、关联统计管理等统一到同一个信息平台。该系统建成后,将进一步明确全县林地的权属情况、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和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真正实现“鼠标一点,安吉林业尽在眼前”。
林权流转焕发山林生机
在浙江,虽然林权流转并不鲜见,但林权流转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少数流转不规范,导致林权流转时价格压得过低,挫伤了林农的积极性,部分林农宁愿山林闲置也不愿意流转。为此,各地纷纷创新举措,建立林权管理中心,公开拍卖,促进林地流转,以焕发山林生机。
江山市张村乡龙头店村小南坑村,26户农户75口人,常年守着2000亩山林,生活较为贫困。今年5月,在市林权管理中心的帮助下,小南坑村公开拍卖、成功流转了644亩山林,并使原先评估的208万元出让价以229.9万元的中标价格成交,期限30年,所得资金全部用于林农下山脱贫。
开化县华埠镇旭日村残疾青年查德荣,利用该村整体下山脱贫之机,先后流转5100亩山林,创办莱尔农庄,进行多种经营,年产值达300多万元。
山地流转,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资源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