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顺昌深化配套改革 促进林业四大体系建设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9-03 00:00 信息来源:
  福建省顺昌是中国杉木中心产区的核心区,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杉木之乡”和首批命名的十大“中国竹子之乡”之一。全县林业用地25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300万亩的84.3%。有林地241万亩,Ⅰ、Ⅱ类林地占72%。现有杉木林86.3万亩,蓄积量802.5万立方米;竹林61.92万亩,蓄积量10660万根。林木总蓄积量14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8.6%,绿化程度95.1%。
  2004年,顺昌开始推行以“均山到户”为主的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次年,结合全县林木林地经营的现实情况,采取“林地使用权预期均山”的办法,将已发包但承包期未到的集体商品林林地使用权预先分给村民,由“均权”到“均山”、先均山后流转,确保实现“耕者有其山”的林改目标。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明晰产权的村127个,占有改革任务村的97.7%。已申请林权登记面积110.7万亩,林权申请登记率85%。完成“林地使用权预期均山”111个村,占130个任务村的85.3%,林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在积极推进林改工作的同时,顺昌围绕林改后林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新需要,全力推进四大配套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林业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简政、高效、便民的原则,加快数字林业建设步伐。在县林业局数字化办公系统全面开通、全县12个乡镇(街道)林业站和林业检查站、木材检验中心等单位均已完成数字林业的设备调试安装和人员培训等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正在逐步将规划、设计、采伐审批、验收、检量、办证等权力下放到乡镇林业站办理,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二是完善林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职能和运转程序。首先是抓好服务窗口建设,制订窗口单位服务承诺制,将相关办事流程、收费标准以及办证程序印制一次性告知,实行“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其次,公开办事程序,实行阳光化操作。将木材采伐审批许可、办证流程、行政执法程序以及各项惠农补贴标准以公示的形式张贴上墙。第三,加强县林产品信息平台建设,通过LED、手机短信、电话传真和网络形式及时汇集和发布县内外林产品市场信息,无偿为企业和林农提供林业产业信息,帮助企业和林农及时把握市场行情。
  三是探索林业支撑体系建设。通过加强执法监管,严格贯彻执行省、市关于降低木竹税费有关决定精神,杜绝林业行政管理和服务的乱收费;通过主动加强与各商业银行的联系和沟通,积极组织金融部门深入林区开展融资调研活动,为金融部门提供林业改革和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依据。同时引进清源担保公司,建立宝山收储中心,与信用社合作启动林农小额贷款业务,逐步完善了林业投融资体系,2007年林业系统实现投融资3000万元;通过在全省率先开展森林火灾保险,县林业部门与人民财产保险公司顺昌支公司联合开展森林火灾保险业务,探索建立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火运行和保障机制。目前,全县森林投保面积达306005亩,投保金额约1.5亿元,交纳保费65.6万元,火灾理赔共12起;通过加强林业科技知识宣传,在各种宣传媒体开辟专栏、利用农村墟日和街头广场开展科技咨询活动、举办专门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林农传授林木栽培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相关专业技术。
  四是注重林业自治体系建设。一方面,全力抓好森林防护自治体系建设。全县各乡镇逐步组建了以森林防火、防盗、防病虫害为主的“三防”协会,县境内的国有林场、林业采育场也都按行政辖区参加了协会,形成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森林防护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县木业同业公会的行业协会自律和互助作用,着手筹建笋竹加工业协会,鼓励广大林农成立股份制林场,以推动木竹产业规模化、集约化。
  
< img src=""/>

福建顺昌深化配套改革 促进林业四大体系建设

669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