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包根基的林改心事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12-25 00:00 信息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12月19日报道 人物:包根基,64岁,浙江省遂昌县三仁乡十三都村人
  地点:丽水市
  背景:日前,国家林改调研考察组前往浙江省丽水市,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
  现在的包根基,经常扛着锄头,有事儿没事儿在自家的竹林里转上一转。今天施施肥,明天松松土,反正是不能让自己闲下来。累了,他就坐在山林里。看着竹子越长越好,他会在心里不由自主地算计竹林未来的产值。
  场景重放①
  包根基1982年从村里分到7亩毛竹山和油茶山,第二年又分到20亩山林。1989年完善山林责任制的时候,他的毛竹山和油茶山被确定为自留山,20亩用材林被确定为责任山,承包期25年。当时,包根基最担心的是承包期太短,林木留在山上不知哪天政策一变就会被收回去,担心到期后自己可能什么都没有。
  所以,他想到的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把山上的树砍下来卖了,把现金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因为抱着这种想法,包根基管林子也是有一搭无一搭的,更别提在山上开展经营和投资造林了。
  老包说法:
  现在,咱们国家的政策让老百姓心里安生。
  2006年,林权证就发到我们手上了,山林的承包期还延长到50年。最近又在电视上看到大领导讲,今后山林承包要长期不变。我们听了就高兴,干劲更足了。
  去年,我们还用林权证去信用社贷了款。这要放在先前,根本行不通。以后,我一定像管自留地一样,上心管好自家的林子。
  场景重放②
  一天,遂昌县领导来到村子里宣传林改,包根基听得很是仔细:山林延包50年,林权证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到大家手上,以后山上的树还可以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领导话一出口,村子里的人都高兴坏了。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大家心里就安定了,当然敢大胆地去造林、管林了。因为山上的林木属于自己,不会担心投入的钱打水漂。
  老包说法:
  山林延包50年,加上手里的林权证,我们没了后顾之忧。自家的山林咋管好?我得靠着经营山林发家致富呢。
  自家的毛竹山得抓紧开发,资金是个问题。前几年,家里靠卖木头赚的钱,基本都用在一家5口的日常开销和子女读书上了,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搞发展。我也想到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可想想自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作抵押的,信用社肯定不会贷。
  听到林权证可以抵押贷款的消息后,我马上就用林权证去信用社贷了3万元,买了肥料,为毛竹林施了肥,还开了条林道,以方便运输竹子。
  去年,我还通过公开投标,承包了邻村50亩毛竹山。家里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场景重放③
  山林承包后,遂昌县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常到包根基所在的村子,为林农做指导、规划。哪棵树可以砍,哪棵树要保留?毛竹山施什么肥,怎样施肥效果最好?林农跟着技术人员学了不少知识。
  老包说法:
  为了我的树和竹子,他们真操了不少心。过去,我们农民砍树也好,卖树也好 都要收费。树卖给谁,我们自己也不能做主,都要统一收购。现在好了,卖树自己说了算,谁价格高就卖给谁,收入比以前高多了。
  山林越承包越多,竹林越经营越好,我就担心山火。以前山上的林子差,现在可不一样了,每棵树、每株竹子不管大小,都像自己的骨肉一样。如果发生了森林火灾,一把火过后,几年、十几年的心血可就都没有了。
  前一段时间,政府为我们林农的山林全都买了保险,我们可没出过一分钱。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好事。林改还能带来这么多的好处,这谁能想得到!
< img src=""/>

农民包根基的林改心事

669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