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召开林改暨油茶工作会议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01-06 00:00 信息来源:
  12月25-26日,湖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暨油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在钟祥市召开。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梅祖恩代表省委常委、副省长汤涛作重要指示,湖北省林业局局长祝金水介绍了湖北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就下一步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就油茶产业发展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切实抓好油茶良种生产与管理。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切实抓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了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步伐,今冬明春全省规划的9个油茶良种采穗圃和21个苗圃必须全面启动。各地要按照《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和技术规程》的要求,落实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具体建设地点,并依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编写项目初步设计文本,在月底前以项目法人单位上报省林业局,经专家评审正式批复后立即开始建设。良种基地建设要高度重视现有油茶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利用好现存的种质资源遴选优树,尽快选育出高产量、高含油率、产量稳定、抗性强、油脂特性或脂肪酸组成优良的类型与品系。同时,适量从湖南、江西等地引进经国家审定的适合湖北栽植的油茶良种,通过采取引种与自主选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良种选育工作,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二是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油茶种苗的良种选育工作必须由省级负责,对省级采穗圃进行严格的种源和品种调查核实,并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合格的发给“采穗许可证”,不合格的不能发放“采穗许可证”。要严格执行油茶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种苗质量检验合格证、出圃种苗标签等制度,做到“四定三清楚”,即:“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品种清楚、种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坚决杜绝非良种苗木上山造林。三是切实加强种苗市场监管。此前,湖北省林业局已就油茶种苗有关问题下发了紧急通知,提出了“四个禁止”:禁止各地自行建立油茶采穗圃和苗圃等良种繁育基地、禁止盲目引种、禁止自行育苗和苗木销售、禁止盲目发展油茶基地。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种苗市场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检查切实加强种苗市场监管,把好油茶种苗质量关。四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油茶种苗生产单位与使用单位要签订良种供应及售后服务协议,对因种苗不合格造成用户损失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二)扎实有序推进油茶基地建设。发展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是基础。由于湖北目前油茶良种与苗木准备不足,对良种壮苗的需求缺口较大。2009年不宜大规模发展油茶造林基地,但是为了积累油茶基地建设全面启动的经验,探索科学管理模式,今冬明春,省林业局将选择有关县市小规模开展油茶基地造林试点。全省其他油茶县市区,今冬明春主要是开展对老油茶树进行抚育、垦复、修剪、嫁接等管护工作,彻底解决现有低产油茶林的荒、老、残、疏、密、杂等问题,全面提高油茶产量。这项工作可与低产林改造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在基地建设上,要力争做到“四化”:一是规模化。有规模才有效益,不能星星点点,小打小闹。从规划开始就要着眼于规模效益,要大力提倡公司和大户建设油茶基地。原则上,国家和省投资投向200亩以上规模的油茶基地。二是集约化。要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不断提高营造林水平和林地生产力,改善油茶资源质量,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三是科学化。要实行标准化栽培管理,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采种、育苗、整地、栽培、抚育、施肥、摘果等每一个环节实行统一的技术规程,实现种苗标准化、整地标准化、种植标准化、修剪标准化。要大力推广油茶新品种和丰产关键技术,健全油茶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认真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要整合技术力量,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组织专家深入一线,建立高产示范林,扶持一批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四是规范化 要坚持做到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高标准、高质量栽植,推动基地建设规范化管理。鼓励各种形式的造林公司、专业队和个人作为独立的法人,通过招投标制、监理制等方式参与营造林,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基地建设任务,确保造林一片,成林一片,高产一片。
  (三)积极扶持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一是搞活现有龙头企业。目前,湖北现有的油茶加工企业普遍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设计能力远远没有发挥。多数中小企业都只是粗加工,加工出来的茶油品质差,浪费资源,经济效益不高。要运用市场机制,逐步淘汰没有特色、效益不好的小加工,腾出市场空间,着力培育扶持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二是积极招商引企。这是发展龙头企业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要始终强化“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发展理念,为企业提供“贴身保姆式”服务。三是搞好政策扶持。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扶持有一定规模油茶林基地。不仅要给优惠政策,更要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打造油茶品牌。现有油茶加工产品众多,但缺少名牌精品和知名品牌。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提高档次,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创出一批具有独特效用、广泛影响的大名牌、好名牌,从而壮大龙头企业。
  (四)努力完善配套政策,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当前,国家非常重视油茶产业发展,油茶生产大发展的气候正在形成。要保证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创新机制非常重要。创新机制主要是“着力三个突破”:一是要突破思想制约,理清发展思路。湖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有过油茶热,之后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根本原因是用实生苗造林,经济效益低下,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推动油茶产业发展林业部门要带头转变观念,坚持示范带动,要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要通过创办油茶基地,同企业、农户合作建基地,带动油茶产业的发展。要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油茶。二是要突破体制制约,创造灵活多样的经营机制。要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大林业产权改革力度,逐步建立起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多元化,责、权、利相统一的经营管理机制。要大胆探索油茶基地建设的管理办法,加大竞标拍卖、租赁经营、招标承包、股份合作的力度。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方式的多样化,如合同契约、订单林业、合同加服务等形式,特别要鼓励龙头企业大力建设油茶基地;要鼓励发展油茶专业合作社,逐步将过去松散、随意的合作变为正规、紧密的对接,真正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推进企业与基地、与农户的一体化经营进程。三是要突破陈旧规章制约,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坚持“谁投入、谁造林、谁受益”的原则,稳定林地所有权,放开投资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充分调动土地所有者、林木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对油茶基地建设中的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和优良种苗的开发推广等社会性、公益性建设,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部分投资。凡列入规划范围内的有一定规模的油茶基地建设,在投资上均可享受中央和省级财政的以奖代补政策。对油茶生产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要优化油茶发展环境,规范市场流通秩序,杜绝乱收费、乱罚款现象,严厉打击毁林犯罪活动,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五)切实加强对油茶生产的组织和服务。
  油茶产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林业社会化工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也是振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林业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全面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和服务。一是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油茶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各级林业部门要多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把发展油茶产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广泛动员和精心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油茶基地建设。二是要精心指导,热情服务。各级林业部门要把发展油茶生产作为当前以至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的重心,一把手亲自抓,油茶主产区都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专班,专心致志地抓油茶产业的发展。要增强服务意识,诚心诚意地为油茶种植者和油茶加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三是要及时协调处理好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要积极争取发改、财政、国土、农业、水利、银行等部门的支持,争取各部门的涉农资金向发展油茶倾斜。要逐步建立油茶产业社会化服务合作组织,不断提高油茶产业的组织化程度,确保油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会上,钟祥市、谷城县、阳新县作了典型发言。
< img src=""/>

湖北召开林改暨油茶工作会议

669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