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林改增活力 应对危机促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06-22 00:00 信息来源:
  长沙县土地总面积近30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35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4.9%。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根据我县林业事业发展实际,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实现林业效益最大化。概括起来,就是要实现“三变三得”:即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产、叶子变票子;林农得实惠,资源得保护、产业得发展。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的第二次土地革命,目的是“兴林富民”。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在完成主体改革的同时,扎实推进配套改革。在配套改革上,关键是要突出“盘活”和“变现”。“盘活”是指森林资源流转,包括合作、租赁、托管、承包、转让等。“变现”的主要方式是林权抵押贷款。
  一、加强服务,促进林业招商,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林业发展领域
  今年春季,全县油茶基地建设完成3500亩,全部是大户承包,共投入建设资金770万元,是上年度社会资金投入造林绿化45万元的17倍。如:长沙市高桥大市场的罗茶莲,去年冬季租赁金井镇观佳村火烧迹地1000亩,租赁期43年,土地租金45元/年•亩,今年共投入220万元,已造优质油茶1000亩。通过林业招商,盘活森林资源,吸纳社会资金进入林业发展领域,可以达到以下六个目的:
  一是解决林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形成了林业建设投入多元化的格局。二是解决造林质量不高的问题。社会资金投入造林,造林质量则是投资者追求经济效益的基础。三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据测算,油茶基地建设,每亩共需劳动工日11-13个,全县今春完成3500亩,提供劳动力就业岗位3.8-4.5万个工日,农民增收230-270万元。四是解决林业产值较低的问题。我县135万亩林地年产值0.87亿元,平均每亩只有55元,通过种植油茶,6年后每年每亩产值可达1400-2200元,是现在的50倍左右。五是解决投资安全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房地产、建筑、化工、纺织、制造等行业效益下滑,投资林业产业发展较为安全,见效虽稍慢,但获利时期长。据专家测算,一般林业投入在20年内均可获利11-40倍。六是促进林农增收。在林地流转前,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一直是荒芜状态,无利可言,通过林地流转,林农每年可获取50-100元/亩不等的土地租金,今年3500亩油茶基地建设,农民可获取地租40万元的收益。
  二、创新形式,搭建操作平台,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
  林农可以把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破解农民贷款抵押难的问题,增强林业造血功能,增加林农收入。实施办法是要出台《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办法》,组建起“三中心一机构”的服务平台和操作平台,形成管理、服务、中介等要素的有效配置。
  林权管理中心:负责林权确认、变更、登记等事项,为林权抵押贷款提供抵押物登记等服务。
  森林资源资产收储中心:主要为林农和林业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借款人以其合法拥有的林权向收储中心提供反担保,在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银行贷款时,由收储中心代还,并按规定程序对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进行收储和处置。这种担保和反担保的办法规避了银行的风险。
  林权交易中心:负责收集和发布林权流转交易信息,组织林权流转招标挂牌拍卖等交易活动。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评价机构:主要为林权抵押和森林资源流 凶什拦婪瘛?BR>
  根据林农多样化需求和现有资产的实际情况,在建立全县森林资源信息库的基础上,探索小额贷款模式。即由林农提供林权担保,由村委会审核公示以保证抵押林权的真实有效,信用联社以村为单位集中对林农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实行“集中评定,一次登记、三年有效、随用随贷”的原则。发放小额《贷款证》,林权管理部门进行林权抵押登记备案,授信林农可以在有效期内凭《贷款证》随时到信用社领取贷款。小额贷款原则上以1年为限,允许3年,贷款额度最高为3万元。现在,全县有《林权证》21万多本,根据小额贷款办法,《林权证》最高可融资63亿多元,可以彻底解决全县林业事业发展的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 img src=""/>

深化林改增活力 应对危机促发展

6694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