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成辰溪群众自主参与林业建设“动力引擎”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1-05-04 00:00 信息来源:
  随着集体林改的深入推进,辰溪于2010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并通过开展近一年来的纠错和补漏工作,全县190万亩林地基本明晰了山林产权,林农从此有了山林自主经营权和处置权,吃下了“定心丸”,从而自主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一是群众造林护林主动性高涨。“十一五”期间,在上级无项目资金支持,县财政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辰溪完成工业原料林造林16.8万亩,占市委、市政府下达的10.5万亩任务的160%。特别是近两年,县内各乡镇出现了林农“争苗造林”的现象,涌现了一大批租山、合伙、入股造林大户,造林工作已变过去的“要我造林”为现在的“我要造林”。如在辰溪县黄溪口镇经营家电生意的龙头庵乡长田村村民,投资300多万元,联户长田村周边的4个村,建优质油茶示范基地,2010年完成油茶新造3085亩,去冬今春完成油茶新造3280亩,计划通过3-5年时间,租山发展油茶新造1万余亩,打造辰溪油茶产业“航母”。罗子山瑶族乡黄金洞村村民舒有才从2008年从广州打工回来,租山5000亩,营造速生丰产林,目前林木长势良好。
  二是林业集约化经营水平提升。在群众林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的同时,森林资源的合理流转步伐也不断加快,规模开发、集约经营等林业建设发展态势良好。近3年全县共流转变更登记林地产 ń?万宗地,面积12.万亩。如天球农林公司在锦滨乡租山建500亩的马溪苗圃,泰格林纸集团在我县租山造林3.8万亩;潭湾镇村民张世奇集约林地2800亩,建立了娱乐、观光、生态于一体的休闲农庄。通过企业建基地、联农户,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林农与市场的有机对接,降低了林农从事林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三是林区生产性秩序和谐稳定。通过林改,全县400多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林业理事会,制定了严格的爱林护林制度,自主协调解决了大量的山林纠纷,县、乡、村还建立了三级山林纠纷调处网络,使林农之间、林农与政府部门之间增进了情感,融洽了关系,促进了林区和谐稳定。
  
< img src=""/>

林改成辰溪群众自主参与林业建设“动力引擎”

669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