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洪塘营乡大洞田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纪实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1-11-08 00:00
信息来源:
大洞田村是道县重点林区洪塘营乡的一个行政村,与宁远、江华两县交界,隶属于九嶷山脉,距离县城五十余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191户,856人,村土地总面积为5.4万亩,约占洪塘营乡土地面积的七分之一,其中95%为林地,境内群山环绕,连绵起伏,植被丰富,享有“森林海洋,天然氧吧”之称。药、林为本村的主导产业,尤其是名贵中药材---厚朴,种植面积已达2.6万亩。2009年5月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统一部署安排,通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全村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任务已顺利完成,得到了市县两级的充分肯定,并推荐参加省里的先进集体评选,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中央推进农村改革的战略性部署,是2009年以来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村里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吴田清任组长,村主任盘继华为副组长,其他村组干部为成员的领导班子,同时,村“四大柱头”包组负责,各村民小组推选成立了理事小组,理事小组下设三个工作小组,即资料组、勘界组、纠纷调处组,专门负责本村、组的林改工作。全村形成了一种村干部为主抓,村民小组唱主角,林业部门作指导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创新工作方法。
二、政策宣传家喻户晓。一是召开多层次培 训会。 先后召开了支部会、党员组长会、村民群众大会、82年林权发证参与人座谈会。从2009年5月份乡党委安排工作后,我们共召开了支部会8次,党员组长会12次,村民群众大会29次,使国家的林改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每人。二是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全村悬挂林改工作横幅11条,张贴标语60多张,扩大林改声势,宣传国家政策。三是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及时发放了乡政府印制的各种林改资料,如林改政策宣传小册子、林改简讯、致外出人员的一封信等,发放到各组各户。四是制作林改宣传专栏。村支部按照林改工作程序、项目等在各组制作了林改工作专栏,公布各组林改工作进度,接受群众监督。五是寄给外出人员信件。针对外出人口,村支部想方设法查询出举家外出人员的地址,寄出林改政策和《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向外出人员宣传国家林改有关政策,督促外出人员回家参加林改,全村共寄出致外出人员的信件50余封。
三、图表帐卡认真填好。村支部对各组的资料组人员进行了认真的培训,指导各组人员对各种表格进行填写。要求组资料齐全,填写规范,字迹工整,卡卡相应,帐帐相符。针对村民文化水平偏低这种情况,村里专门聘请了三名老师帮助各组完成各种资料的填写。目前,全村的各种林改表格已全部高质量填写完毕并归档,得到了市、县检查组领导的一致肯定。
四、疑难问题群众定稿。针对全村存在的诸多疑难问题,比如说公山(集体山)的分配与留置问题(公山不分是违反政策,公山分完是极不负责,所以村里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把公山控制在10%范围内),插花山的处理问题,群众占用公山问题,已经承包连片开发问题,多组之间多种利益矛盾的“金三角”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一概把它交群众讨论处理。比如2组,该组的公山面积较宽,而且有的户在公山内种埴了厚朴、杉木,且种植面积很宽。以前组里规定是谁种谁有,为了在保证种植户利益的基础上实现较大范围内的公平,在驻村林改工作队的主持下,多次召开了村组会议,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山权与林权分开,实行利益共分,进一步完善承包合同,确保了该组林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四至界限清晰明了。82年山林所有证,四至界限的填写、界限边缘的管理比较混乱,容易被人错误理解,节外生枝,甚至部分人借此引发山林权属纠纷,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甚至是群体性事件。因此在这次林改中,要求组与组之间,户与户之间的界限必须清晰明了,达到“死界”的要求;对界限书写不易,表述无固定参照物的,采取“五方签字”,地下埋物(埋石灰)等方法,使界限清晰明了,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六、林改进度争分夺秒。为了加快进度,确保全村林改工作任务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村里专门成立了督查组,负责督查各组林改工作进度,帮助解决疑难问题。村主任被称为林改“指导员”,负责政策把握、资料填写、技术指导、档案归类、流程操作等,经常工作到深夜,加班加点,逐组逐户核对资料,凡审查不过关的必须重填,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户返过工。到目前为止,林改工作已全部结束,未出现到县以上的部门上访和闹事事件。
七、矛盾纠纷着力去调。在改革前就已充分估计了林改中将出现的矛盾纠纷,事先制定了具体的调处办法,实行台帐式管理。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避免激发矛盾,确保大局稳定,采取了先易后难、先个体间纠纷后集体间纠纷、先荒山后林地调纠顺序。充分发挥村组理事小组的作用,特别是调解纠纷组的作用。对一时难以调处的实行临时代管措施,对户间的纠纷不能调处的,村民小组临时代管;组间纠纷不能调处的,村委会临时代管。代管期间,禁止任何人开发、承包、砍伐,同时请求乡政法组现场指挥调处,到目前为止,乡村两级已调处各类山林权属纠纷29起,权属争议面积1080亩,已调处面积达950亩,调处成功率达88%,确保不因山林权属纠纷造成社会不稳。
八、林权发证一户不少。目前全村5.4万亩山林面积,已确权5.4万亩,现场核实率达100%,发证林地面积达5.4万亩,发证率达100%。全村共签订承包合同900份,每户都领取了林权证,并落实好了经营机制,真正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效益,提高了林业生产积极性,全村上下紧紧围绕乡党委提出的“药林果三业并进,构筑山区经济;党政民合力拼搏,建设美丽瑶乡”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中央推进农村改革的战略性部署,是2009年以来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村里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吴田清任组长,村主任盘继华为副组长,其他村组干部为成员的领导班子,同时,村“四大柱头”包组负责,各村民小组推选成立了理事小组,理事小组下设三个工作小组,即资料组、勘界组、纠纷调处组,专门负责本村、组的林改工作。全村形成了一种村干部为主抓,村民小组唱主角,林业部门作指导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创新工作方法。
二、政策宣传家喻户晓。一是召开多层次培 训会。 先后召开了支部会、党员组长会、村民群众大会、82年林权发证参与人座谈会。从2009年5月份乡党委安排工作后,我们共召开了支部会8次,党员组长会12次,村民群众大会29次,使国家的林改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每人。二是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全村悬挂林改工作横幅11条,张贴标语60多张,扩大林改声势,宣传国家政策。三是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及时发放了乡政府印制的各种林改资料,如林改政策宣传小册子、林改简讯、致外出人员的一封信等,发放到各组各户。四是制作林改宣传专栏。村支部按照林改工作程序、项目等在各组制作了林改工作专栏,公布各组林改工作进度,接受群众监督。五是寄给外出人员信件。针对外出人口,村支部想方设法查询出举家外出人员的地址,寄出林改政策和《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向外出人员宣传国家林改有关政策,督促外出人员回家参加林改,全村共寄出致外出人员的信件50余封。
三、图表帐卡认真填好。村支部对各组的资料组人员进行了认真的培训,指导各组人员对各种表格进行填写。要求组资料齐全,填写规范,字迹工整,卡卡相应,帐帐相符。针对村民文化水平偏低这种情况,村里专门聘请了三名老师帮助各组完成各种资料的填写。目前,全村的各种林改表格已全部高质量填写完毕并归档,得到了市、县检查组领导的一致肯定。
四、疑难问题群众定稿。针对全村存在的诸多疑难问题,比如说公山(集体山)的分配与留置问题(公山不分是违反政策,公山分完是极不负责,所以村里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把公山控制在10%范围内),插花山的处理问题,群众占用公山问题,已经承包连片开发问题,多组之间多种利益矛盾的“金三角”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一概把它交群众讨论处理。比如2组,该组的公山面积较宽,而且有的户在公山内种埴了厚朴、杉木,且种植面积很宽。以前组里规定是谁种谁有,为了在保证种植户利益的基础上实现较大范围内的公平,在驻村林改工作队的主持下,多次召开了村组会议,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山权与林权分开,实行利益共分,进一步完善承包合同,确保了该组林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四至界限清晰明了。82年山林所有证,四至界限的填写、界限边缘的管理比较混乱,容易被人错误理解,节外生枝,甚至部分人借此引发山林权属纠纷,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甚至是群体性事件。因此在这次林改中,要求组与组之间,户与户之间的界限必须清晰明了,达到“死界”的要求;对界限书写不易,表述无固定参照物的,采取“五方签字”,地下埋物(埋石灰)等方法,使界限清晰明了,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六、林改进度争分夺秒。为了加快进度,确保全村林改工作任务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村里专门成立了督查组,负责督查各组林改工作进度,帮助解决疑难问题。村主任被称为林改“指导员”,负责政策把握、资料填写、技术指导、档案归类、流程操作等,经常工作到深夜,加班加点,逐组逐户核对资料,凡审查不过关的必须重填,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户返过工。到目前为止,林改工作已全部结束,未出现到县以上的部门上访和闹事事件。
七、矛盾纠纷着力去调。在改革前就已充分估计了林改中将出现的矛盾纠纷,事先制定了具体的调处办法,实行台帐式管理。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避免激发矛盾,确保大局稳定,采取了先易后难、先个体间纠纷后集体间纠纷、先荒山后林地调纠顺序。充分发挥村组理事小组的作用,特别是调解纠纷组的作用。对一时难以调处的实行临时代管措施,对户间的纠纷不能调处的,村民小组临时代管;组间纠纷不能调处的,村委会临时代管。代管期间,禁止任何人开发、承包、砍伐,同时请求乡政法组现场指挥调处,到目前为止,乡村两级已调处各类山林权属纠纷29起,权属争议面积1080亩,已调处面积达950亩,调处成功率达88%,确保不因山林权属纠纷造成社会不稳。
八、林权发证一户不少。目前全村5.4万亩山林面积,已确权5.4万亩,现场核实率达100%,发证林地面积达5.4万亩,发证率达100%。全村共签订承包合同900份,每户都领取了林权证,并落实好了经营机制,真正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效益,提高了林业生产积极性,全村上下紧紧围绕乡党委提出的“药林果三业并进,构筑山区经济;党政民合力拼搏,建设美丽瑶乡”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