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发展林下经济多元发展“钱”途无限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9-10 00:00 信息来源:
  今年,十八站林业局林下经济创产值达3000万元,全局910名职工参与林下经济发展,2949名职工签订了承包合同,人均增收6000元,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承载着驿站人发展林下经济的拼搏进取精神;抓点带面、龙头牵动、基地辐射、示范先行、全面保障,培育三个龙头,抓好五大产业,建设十大基地,选树百个样板,带动千户发展,一个个林下经济工作目标书写着驿站人创业的热情;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一项项林下经济政策和工作原则使这个林业局实现了“林区增效、林业增产、职工增收”的可喜局面。
  发展林下经济,最需要的是技术服务,最头疼的是资金短缺,最担忧的是能否抵御市场风险。为了解决职工们的后顾之忧,十八站林业局先后聘请5名专家举办各类专题讲座10次,将10名技术人员下派到各菌包厂,分片包户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并先后组织30名种植、养殖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发展模式,培育出一批技术骨干,为加速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他们向上争取林下经济小额贷款500万元,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为327名职工提供了贷款支持,并将闲置的厂房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解决了职工前期投入不足的问题。在抵御市场经营风险方面,他们鼓励职工群众采取合作社的方式,通过“市场+基地+职工” 运作模式,910名职工自愿组建专业合作社18个,培养出袋装黑木耳养殖大户14名,全局近300人从事黑木耳养殖。同时,他们投入资金900万元建设年产300万袋菌包厂1个、年产超100万袋菌包厂5个、年产超50万袋菌包厂6个。2013年,这个林业局黑木耳养殖规模实现2000万袋,黑木耳产业正在成为十八站林业局发展林下经济的龙头。
  林下经济发展,只有采用多种模式,才能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林业局根据林地丰富、沟系多、砂金尾矿多等实际,引导职工依托林地环境,科学选择适宜产业项目。采取“自主经营、联户经营”等模式,推进食用菌、森林羊、森林鸭、森林猪、冷水鱼的养殖和北药种植等林下经济产业项目发展。十八站65综合养殖场以生态养殖和种猪繁育为发展方向,年出栏生猪4300头;查班河35名职工参与到森林养殖产业中,养殖森泊鸭6350只,森林黑头羊2500只,绒山羊45只,年可实现经济效益30万元。他们还采取联合体合作经营的创业模式,集资20多万元开发水飞蓟北药种植项目,种植水飞蓟12公顷;永庆管护区结合地域、资源、产业、技术、气候等优势,把开发北药确定为发展林下经济的突破口,以职工集资入股的形式集资16万元,种植了200亩的北药赤芍。同时,全局从事冷水鱼养殖人数达30余人,累计投入资金100万元,冷水鱼养殖规模达45万尾,年可实现经济效益135万元左右。
  
< img src=""/>

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发展林下经济多元发展“钱”途无限

669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