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的绿意,两会“森系”热词大起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0-06-05 16:53 信息来源: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近期关注度最高的大事件当属5月21日在京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5月22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最近,各种两会热词刷屏率极高,政治、经济、民生、环保……都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对于自然界那些广袤的大森林来说,“两会”也并不遥远,热词背后同样隐约透露着绿意,“一村万树”、“千万工程”、“公园城市”、“退耕还林”……抚今忆昔,“森系”热词的诞生,与中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有着密切联系,我们也可以从中见证,林业与环保正在携手并肩,默默前行,扮美山川,走向美好未来。

热词之“一村万树”

乡村美景入画图

一村万树:是指利用农村的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庭院地等“五块地”,一个村以一种树为主,种植适合本地种植的珍贵树、产出收益较高的经济树、观赏价值较好的彩色树,一村一品,种植规模要求村均万棵以上,户均10棵以上。

岭上森林岭下田,牛肥香草乳如泉。田园牧歌中的乡村,绿满山川牛羊成群,但由于近年来各地规划设计落后,建筑风格不一,村庄“缺绿”、村貌“缺美”、特色“缺位”现象严重。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面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召开了两次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现场会,出台了《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提出并明确了乡村绿化美化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乡村美化绿化工程由此而开启,又逢2020初夏时节,两会期间,“一村万树”也就应运而生,成为两会热词之一。

植树造林是一种低成本、高产出、易复制的乡村美化模式,不仅可以扮美环境,还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2017年,“一村万树”行动发源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2018年,浙江省拟建示范村346个,是计划数300个的115.3%,截至2019年,这些示范村新植各类乔木490万余株,平均1个村植树1.41万株、增绿274亩;全省共落实推进村3174个,比计划3000个多出174个村,新植各类乔木1450多万株,其中珍贵树种占到近50%。浙江省计划到2020年,建成1000个示范村、一万个推进村。随着一村万树工程初见成效,这一工程如今渐渐成为热点,慢慢走向全国。

美丽乡村的愿景,正在变成现实。

热词之“千万工程”

生态、经济两手抓

千万工程: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乡村,建设更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始自2003年的“千万工程”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政策,在此之前,以环境为代价带来经济腾飞,仿佛是人们的一种共识,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渐渐发现,经济发展可以改善环境,而环境的改善则可以反哺经济,它们理应相辅相成,成为一种良性循环。

而“千万工程”就是在这样一种思潮下应运而生,它经历了漫长的十几年时间,艰难前行,“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在付出沉重代价,经历共同努力之后,“千万工程”终于让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有了巨大变化。

17年不间断的接力,让众多村庄成为了绿色生态家园,人们的思想也有了根本转变,从“卖山林”到“卖生态”,发展乡村旅游、养生医疗,延伸林业、农业产业链,既保护了青山绿水,又带来了金山银山,以浙江为例,经过十几年的推进,全省年收入10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从2016年的6920个下降到如今的1867个,全省创建精品村、特色村2000多个,完成1000多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美丽乡村风景线500多条,创建美丽乡村先进县58个、示范县23个。“千万工程”启动之始,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431元,2018年,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30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36:1,城乡发展差距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小。17年来,“千万工程”累计让3000万人口受益。

2018年9月26日上午,联合国的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颁奖典礼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

热词之“公园城市”

环保之城的新思路

公园城市:公园城市是和城市公园相对应的概念,公园城市是覆盖全城市的大系统,城市是从公园中长出来的一组一组的建筑,形成系统式的绿地,而不是孤岛式的公园。

2020年4月11日,成都兴隆湖畔,全球首个以公园城市为概念的展厅——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展示厅正式向公众开放,“公园城市”的概念由此走入人们视野当中,并且迅速蹿红。

绿树“城”边合,青山郭外斜,公园城市是个古老又现代的概念。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时强调:“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强调绿化祖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

“公园城市”将森林城市、宜居城市、花园城市、休闲城市等概念兼容,更具实践价值。它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

成都有幸成为“公园城市”理念的第一个试点城市,初步计划分三步走:202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公园城市特点初步显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2050年,全面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方位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

公园城市,首先考虑生态价值,植树造园,推进绿地建设。“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以绿道、水网串联,构建山水生态底、郊野公园群、城镇绿化网无缝衔接的全域公园体系。目前,公园城市的建设依然在探索阶段,成都已出台《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试行稿)》,启动了以公园城市为主要形态特征的天府新区直管区、新津县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城市新区建设,启动了天府锦城、交子公园、鹿溪智谷三大示范引领性工程分别作为历史城区、现代新城和未来新区建设公园城市的示范,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已初见成效。

热词之“退耕还林”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退耕是指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长期以来,人类的活动影响着大自然,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盲目毁林开荒,在沙地、坡地耕种,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生态平衡,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过度开发建设导致的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1999年,由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开展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1月10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召开退耕还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同年4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

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在不适宜耕种的土地上,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迄今为止,退耕还林已经延续了20余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也是世界生态建设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据统计,1999年至2013年,全国共实施第一轮退耕还林任务4.47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工程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9个县(含县级单位),4100万农户直接受益,中央对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达4449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开始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截至2019年9月,全国共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5989.49万亩,其中还林5486.88万亩,还草502.61万亩,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目前,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中央已投入687.6亿元。6年时间,工程实施规模由《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时的4240万亩扩大到目前的近8000万亩,工程实施省份由2014年的14个省区市扩大到目前的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019年全年,我国共完成造林706.7万公顷、森林抚育773.3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14.7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80.3万公顷。

2020年5月8日,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办法》,提出退耕还林每亩退耕地补助1200元,五年内分三次下达。

未来是光明的,我们将一往无前,新时代新背景之下,退耕还林工程又将开启新的一页。

好消息接踵而至,两会热词,代表着中国过去的好成绩,也代表着中国交给世界的答卷。代表着我们在大踏步前行的同时,也从未忘记肩上的生态重任。祖国疆域中一片又一片慢慢扩大的绿色王国,就是我们努力的结果。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负重前行,遂展凌云之志。前进吧,我的国!

参考文献:

[1]徐利水.“一村万树”:重塑乡村精气神[J]绿色中国,2019,(12):68-71.

[2]杨幼平.推进“一村万树”三年行动续写乡村绿化美化新篇章[J]浙江林业.2018(12):8-9.

[3]胡永芳,高淑媛.“千万工程”催生乡村蝶变整治提升寄予村民厚望——浙江省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9,(9):37-40.

[4]殳欣欣,陈园,黄昱银,叶微微,莫子琪.“千万工程”后的农村生活现状及其实施意义探究[J]南方农业,2019,(32):120+124.

[5]杨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园城市发展体系[N]四川日报.2020.5.14.

[6]匡晓明.以公园社区规划治理为纽带共建共享幸福城市[N]四川日报,2020.5.14,(8).

[7]马雨阳.公园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农家参谋.2020(10):222-223.

[8]陈卓,张连刚,支玲,付伟,罗明灿.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演进:过程、特征与展望[J]林业经济问题.2020(5).

[9]顾仲阳.山川着绿林海生金——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20周年综述[N]人民日报.2019.9.5.

[10]顾仲阳.我国森林覆盖率近23%2019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80万公顷[N]人民日报.2020.3.12.


< img src=""/>

数字中的绿意,两会“森系”热词大起底

12266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