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Eucalyptus)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3-24 11:23 信息来源:
  
桉树栽培技术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在我国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世界四大速生树种之一,就中亚热带地区发展桉树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克服速生桉树种耐寒性差这一关键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进行了桉树耐寒种的选择,得出邓恩桉在耐寒、抗病虫、速生等方面比较适合于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种植,但遇到极端寒冷的年份,它们的耐寒性还是不够。基于这一点,我们进行了耐寒单株的选择,并将邓恩桉的耐寒单株进行组培无性系转化,大大地提高了桉树的耐寒、速生、抗虫等特性,并在湖南、福建、江西等地进行了试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植物组培技术进行优良无性系的繁殖,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桉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桉树速生高产的必要途径。
1 主要优良品种简介
1.1 邓恩桉( E.dunnii )实生苗
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得出,邓恩桉是一种较适合在我国中亚热带地区推广应用的桉树种之一,在丰产栽培的条件下,其材积产量是本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杉木)的 2 倍以上。但在极冷的年份,还是有冻害。如 2004 年 12 月至 2005 年 3 月,湖南经历了 3 个多月的连续低温,营造在湖南的 20 多万亩邓恩桉林部分受低温影响严重。 2008 年元月的连续冰雪天,湘南的邓恩桉林被冰雪压断很多,湘北的邓恩桉有一定的生理冻害。
1.2 邓恩桉组培无性系
邓恩桉组培无性系,其优株是在 1998 年栽植的邓恩桉种源试验林中选择出来的。 1999 年 12 月,湖南发生了较大的霜冻,我们于 2000 年进行的优株选择。优株的主要特点是:在 1999 年 12 月的霜冻后无冻害,生长速度比邻近株高 32% ,无病虫害,杆型通直。
该无性系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该无性系在 - 5 ℃ 的条件下,冻害轻微,没有发现有病害,木积生长量是邓恩桉实生苗的 1.24 倍,增产效益极显著, 3 年生林,材积量达 65.5m3/hm2 。
适宜种植范围:本无性系只能在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纬度 25 度以下,海拔 500m 以下的丘陵山地种植。土壤以微酸性壤土最好,不宜在碱性土壤上种植。

2 选地
根据桉树的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进行选地。
编号
立地因子
适生条件
1
地貌
丘陵
2
母岩母质
花岗岩、片麻岩、正长岩、板岩、页岩、千枚岩、云母片岩
3
土壤类型
红壤、山地黄壤
4
海拔高度
300m 以下
5
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陡坡
6
坡向
东、南、东南、西南及无坡向
7
坡位
脊、上、中、下、平地
8
腐殖质层厚度
厚、中
9
土壤厚度
厚、中
10
土壤质地
沙土、沙壤土、轻壤土
11
土壤酸碱度
4-6
12
极端最低温度
-5 ℃
13
纬度
不能大于 25°N

2.1 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造林地的纬度与海拔要求。当前耐寒桉树的耐寒性还达不到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全面推广应用的程度,根据当前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的耐寒性,造林地的纬度应在 25°N 以南。海拔应在 400m 以下。
2.2 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造林地的土壤要求。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造林地的土壤以酸性土壤( pH 值在 5 - 6.5 )为宜,碱性土壤对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根据适生的立地因子进行选择
3 整地
3.1 打穴整地
根据造林设计,对计划造林地进行打穴,打穴的规格为 40×40×30cm ,长宽各 40cm ,深 30cm ,穴周 50cm 的杂草要进行清除。
3.2 挖壕整地
根据造林设计,沿山的水平方向进行挖壕,规格为 40×30cm ,壕宽 40cm ,壕深 30cm 。壕周 50cm 的杂草要进行清除。
3.3 全垦整地
根据造林设计,对造林地进行全垦,全垦的深度为 10~15cm 。造林地全垦后,还需根据造林密度,进行打小穴,打穴的规格为 20×20×20cm 。
3.4 土壤回填
造林地打穴与挖壕后要进行表土与杂草的回填,回填的深度为 10—15cm ,其它土壤待下完基肥后再回填。
4 栽植
4.1 造林
4.1.1 造林的时间
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的造林时间以每年的 3 月初 ~5 月底为宜,早于 3 月初,所造的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林容易受倒春寒的影响, 5 月底后造林,易受高温干旱的危害。
4.1.2 造林时的土壤回穴
按造林设计,施完基肥后对每个穴进行土壤回填,回填后,穴的土层高度要比四周高 3~5cm 。土壤回穴时应将四周的杂草清除,清除范围为造林点前后左右各 1m 。
4.1.3 造林的方法
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造林应采用容器苗进行造林,如以塑料营养袋进行育苗,在造林时要将塑料营养袋完全去除。
4.2 造林密度
4.2.1 冠幅较大的组培无性系
冠幅较大的组培无性系(如邓恩桉与柳桉的组培无性系),其造林密度以 3×2m 为宜,行距 3m ,株距 2m ,行的走向以南北向为最好,或与山坡走向一致。
4.2.2 冠幅较小的组培无性系
冠幅较小的组培无性系(如赤桉组培无性系),其造林密度以 3×1.5m 为宜,行距 3m ,株距 1.5m ,行的走向以南北向为最好,或与山坡走向一致。
5 修枝、间伐
5.1 造纸材林
以生产造纸材为经营目的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林,不需要间伐。
5.2 大径材林
以生产大径材为经营目的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林,在造林后第 5 年与第 8 年进行 2 次间伐,第 1 次间伐在造林后第 5 年进行,以增加株距为主,即每 2 株砍 1 株。第 2 次在造林后第 8 年进行,主要进行行伐,即每 2 行砍 1 行。
6 基肥
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的基肥有三大类,即有机肥、无机肥与桉树专用肥。
6.1 有机肥
有机肥因肥料的种类多,每株的应用量有很大的差距,以鸡屎为例,每株用量为 1~2kg 。
6.2 无机肥
无机肥的种类也很多,我们建议每株用 N 、 P 、 K 的有效含量为 45 %, N : P : K 为 1 : 1 : 1 的复合肥 250~500g ,加钙镁磷 500g 。
6.3 桉树专用肥
桉树专用肥的种类也很多,不同的厂家生产的专用肥的有效成份含量有一定的差距,在生产上可根据产品说明进行施用。
7 抚育管理
7.1 抚育管理时间与次数
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林的管理主要在造林后的当年与次年进行。第三年就不需进行大规模的抚育管理,只需对生长差的地段或杂草与杂林较多的地段进行适当的管理。造林后的当年抚育管理 2~3 次,第二年抚育管理 1~2 次。
7.2 造林后的第一次抚育管理
造林后的第一次抚育管理应在造林后 1 个月内进行。主要是清除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林四周的杂草,保证桉树林 1m 范围内无杂草与杂林,并每株施 50g 尿素,施用的方法,采用 3 点法进行施用,即:距桉树 15~20cm 处成三角形打 3 个点,深度 10cm 左右,将 50g 尿素均匀地施入 3 个点。
7.3 造林后的第二次抚育管理
造林后的第二次抚育管理应在造林的当年 8~9 月份进行,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与第一次基本相同,不同点有施肥量增加到 150g ,施肥点与桉树的距离应根据林分的生长状况而定。
7.4 造林后次年的第一抚育管理
造林后次年的第一抚育管理应在次年的 5 月底前完成,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与造林后的第二次抚育管理完全相同。
7.5 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林的常规管理
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是强阳性树种,林地的除草工作要经常进行。耐寒桉树组培无性系林,在中亚热带地区还没有发现大的病虫害,主要是在林期有白蚁危害,要注意白蚁的防治。
8 技术咨询专家
彭信海:男,中共党员, 1963 年 5 月 26 日 生于湖南省隆回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1986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从事植物组织培养与林木育种研究工作,在 20 年的科研工作中,主持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2 项 ( 耐寒桉树无性系育种及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邓恩桉耐寒优株组培无性系转化与应用 ) ;主持湖南省重点攻关项目 2 项 ( 紫科 1 号红豆杉苗木快繁与营林技术研究;湖南省植物资源收集与定植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主持湖南省科技平台建设专项 1 项 ( 湖南林木组培无性系育种平台建设 ) ;参预并部分负责了 “ 湖南省植物组培中试基地 ” 的设计与建设,使该基地成为湖南第一个投入规模化生产的植物组培育苗工厂,年产苗木达 200 万株以上;该基地先后对杨树、桉树等近 20 种植物的优良种质进行了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在林业科研工作中,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1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23 篇,其中第一作者的 12 篇,获湖南省优秀论文奖 4 篇。
通讯地址:湖南省森林植物园,邮编: 410116
办公室电话: 0731-88861672 ,手机: 13908489831
E - mail:pengxinhai@sina.com
< img src=""/>

桉树(Eucalyptus)

670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