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椿(Toona ciliata Roem.)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6-23 11:22 信息来源:
  
红椿栽培技术
0 前言
红 椿 (Toona ciliataRoem.) 是 楝 科 ( Meliaceae ) 香 椿 属 (Toona) 珍贵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落叶乔木,高达 25m ,胸径达 lm 。树皮灰褐色,长块状开裂(鳞片状纵 裂)。幼枝被锈色柔毛,后渐脱落。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少有单数),长 25~40cm ,叶柄长 6~10cm ; 小叶 7~8 对,对生或近对生,纸质,矩圆形或披针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 8~12 cm , 宽 2.5 ~4 cm , 先端渐尖,基部稍偏斜,全缘,树干上部叶片仅脉上具毛,下部叶片背面及叶柄均有毛;圆锥花序顶生,与叶近等长或稍短;蒴果椭圆形,木质,上有斑点, 5 室,每室有种子 6~10 粒,种子两端具膜质翅,翅长圆状卵形,长约 1.5cm , 先端钝或急尖,通常上翅比下翅长。全体无香味。 4 ~ 5 月开花, 10 月底至 12 月上旬果熟。
红椿天然分布范围从印度经緬甸、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至澳大利亚。中国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安徽等省。湖南全省山地散见,主产桑植、桃源、龙山、 永 顺、花垣、保靖、吉首、新化、江华、炎陵、新化、南岳。分布海拔 200~1520m 的缓坡地带、沟谷及溪流沿岸分布海拔的阔叶林中。
喜温湿气候,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在慈利自然分布区为砂岩风化的山地黄壤,常与红楠、钩栗、南酸枣、栲树等混生。对土壤要求不严,砂土、壤土、粘土均能生长,但以 pH 值 5~6 的壤土最好。浅根性,侧根发达,萌芽力强,根系主要分布在 20~50cm 土层内,大树易被风吹倒。中性偏阴、速生。幼树耐阴,林冠下更新良好,根际萌蘖性强,自然更新幼树均为根蘖或伐桩萌生而成。红椿为阳性树种,幼时可稍耐荫。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疏林中生长较快,萌芽能力较强,在宜林空地、疏林、火烧迹 地、退耕地上天然下种和更新效果较好,但在密林中和庇荫地段则更新困难。
红椿又名红楝子、印度椿,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珍贵速生用材树种。材色红褐,花纹美丽,质地坚韧,最适宜制作高级家具。心材深红褐色,边材色较淡,纹理通直,结构细致,花纹美观,材质轻软,防虫耐腐,干燥快,变形小,加工容易,油漆及胶粘性能良好。是建筑、家具、船车、胶合板、室内装饰和雕刻良材。树皮含单宁 11% ~18% , 可提制栲胶。
1 选地
红椿造林地应选择在阴坡、半阴坡、溪沟两侧、山谷、坡麓,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潮湿而又排水良好之处。因此造林地应选择海拔 1500m 以下的低山、丘岗、台地和平原,由花岗岩、板页岩、砂砾岩、红色粘土类、河湖冲积物等发育的红壤、黄壤和山地黄棕壤,坡度为斜坡、缓坡、平坡,坡向以东、北、东北、西北及无坡之地为最好,坡位以山坡的中下部、山谷、山洼的土层深厚肥沃地带,腐殖质层厚度以中至厚为最好,土壤厚度以中至厚为最好,土壤质地以沙土、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最合造,立地条件以肥沃型和中等肥沃型合适,土壤酸碱度应在 5~ 6. 5 之间。

红椿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表
编号
立地因子
适生条件
1
地貌
低山、丘陵、平原
2
母岩母质
花岗岩、片麻岩、板岩、页岩、砂岩、砾岩、石英砂岩、第四纪网纹层、河湖冲积物
3
土壤类型
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
4
海拔高度 (m)
300~1500, 最适 300~800
5
坡度
缓坡、斜坡、平坡
6
坡向
东、北、东北、西北及无坡向
7
坡位
中、下、谷、平地
8
腐殖质层厚度
中、厚
9
土壤厚度
中、厚
10
立地类型
11,12,21 、 22 、 31 、 32 、 61 、 62 、 71 、 72 、 81 、 82 、 91 、 92 、 94 、 95
11
土壤质地
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
12
土壤酸碱度
5 -6.5
13
极端最低温度 ( ℃ )
-10
2 整地
2.1 造林地清理
对于荒地、皆伐作业等类似之地,先将地中的树枝、树叶和杂草进行清理和集中,然后选择无风的天气、放到迹地的中央、并在有人看护的前提下进行集中烧毁。在清理过程中,必须保留生长好的乔木树种的幼苗和幼树;对于低产林改造、森林恢复、森林重建、优材更替中的造林之地,只清理需要栽树周围的杂草、枯枝以及影响其生长的霸王树枝。
2.2 整地时间
冬季或造林前,以冬季最好。
2.3 整地方式
2.3.1 穴垦整地
低山、丘陵、平原广泛采用的整地方式。规格为 50cm × 50cm × 50cm , 或 60cm × 60cm × 50cm 。穴垦整地可以节省用工,减少水土流失,也便于保留应该和需要留下的幼树和灌木,为以后形成混交林,从而增加林分的综合效益。
2.4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因地制宜,对于穴垦整地的造林密度宜 3 m × 3m 或 3m × 4m 。由于红椿病虫害较多,不宜造纯林,宜与当地常绿阔叶树种混交。
2.5 基肥
每穴施磷肥 0.5kg , 施复合肥 0. 25kg 。
3 栽植
3.1 栽植季节
冬季和 2 月,一定在红椿的芽未萌动之前栽植。
3.2 苗木起苗、分级、修枝打叶、浆根和保护
3.2.1 苗木起苗
用 1 年生苗造林,在起苗时如土壤干燥,要先一天浇水润根,用机具松土起苗,不宜用手强拔。
3.2.2 苗木分级
苗木取出后要根据苗的平均高度将所有苗木分为 2~3 级,以便分级造林。
3.2.3 苗木修剪
苗木分级后,要尽快将所有的苗木进行修剪,修剪主要是剪除裸根苗上的过长的主根、多头、双株。
3.2.4 苗木的浆根
苗木修剪后,要马上进行浆根处理。浆根最好用黄心土和钙镁磷肥,按 10:1 配合,再加适量的腐熟人尿和水调成的泥浆,这样有促进苗根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作用。
3.2.5 苗木的保护
苗木修枝打叶和浆根后,要马上 50 株一捆将苗木捆扎好,然后用地膜将每捆的根系捆扎好,并将捆扎好根系的苗木放到阴凉处,等待苗木运输,这样可以防止浆根的苗木根系的水分损失,从而影响造林成活率。
苗木装车后,要用塑料薄膜或类似能防止水分损失的物品将苗木覆盖,苗木运到后,要小心将苗木下车,并存放在阴凉处。
3.2.6 栽植方法
一年生裸根苗采用 “ 三覆二踩一提苗 ” 的通用造林方法;如果是容器苗,在容器袋撕开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中的基质不散,在栽植时免去 “ 一提苗 ” 的过程, “ 二踩 ” 一定注意不要将已撕开的容器中的基质踩散,只是在容器基质的周围轻踩,使容器基质与穴中的土壤充分密接。苗木栽植后要及时浇水,以确保苗木根系与土壤密接,提高造林成活率。
4 修枝
在头 3 年及时剪除树根处的萌发枝、树干上的霸王枝,确保主茎的生长。
红椿幼树基部如萌发新枝,或多次抽梢形成多个顶梢,在造林头几年要进行抹芽和及时剪除主梢侧边的次顶梢,以确保主梢的生长,加快主干高生长。修枝季节宜在冬末春初。
5 施肥
在头 3 年,于每年红椿的芽子萌发前在树冠周围开沟每株施复合肥 0. 25 kg 。
6 松土除草
幼林抚育宜在生长高峰和旱季将到之前进行。造林的第一年抚育次数宜多,一般以不少于二次较好。以后每年抚育次数应根据幼林生长发育情况决定。一般每年都要进行 1~2 次,及至幼林开始郁闭,林地杂草少了,可以每隔 1~2 年除杂松土一次。
在海拔 300~500m 丘陵地造林的第一年要预防日灼的为害,如能在林内间种农作物,以耕代抚是促进林木生长较有效的办法。
7 病虫害防治
红椿纯林的病害报道较少,主要为虫害。
7. 1 红椿梢螟
7.1.1 症状:害虫危害嫩梢。
7.1.2 防治方法:营造混交林是控制这类蛀干害虫危害的有效手段。在幼林中一旦发现有红椿梢螟的危害,应及时将被害植株伐除并烧掉。
8 采伐
为培育大径材,红椿的主伐时期应为 20~25 年。视具体林分,宜采用皆伐或择伐的方法。
9 技术咨询专家
颜立红: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湖南省新世纪 121 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分类学、树木引种和园林植物等研究工作。获 2007 ~ 2008 年度绿化三湘贡献奖。 2000 年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留学半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7 项,省科委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发表学 术论文 70 多篇,著作 4 本,其中专著 1 本,合著 3 本。发现并发表桃源野桐等新分类群 10 个、湖南藤本植物新分布 1 属 8 种 2 变种、湖南地衣新分布种 25 个,选育出墨紫含笑新品种 1 个。通过多年的引种试验和从各项研究成果中,选出优良用材树种 20 个,优良园林植 物 45 种。现为湖南省植物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高级会员、湖南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湖南兰花协会常务理事。
办公电话: 0731 -85056197, 13607448138 ; E-mail : yanlh0424@163.com
< img src=""/>

红椿(Toona ciliata Roem.)

670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