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台树(Bothrocaryum controversa)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4-14 11:22
信息来源:
灯台树栽培技术
灯台树 ( Bothrocaryum controversa ) 山莱英科 ( Comaceae ) 灯台属 ( Bothrocaryum ) , 又名瑞木、女儿木、六角树。 半落叶乔木,树冠近圆锥形,高 15~20m 、胸径 60 cm 左右。树皮光滑,暗灰色,老时浅纵裂。树干端直,树枝层层平展,每抽出新枝条时,轮生一圈,形成一层,如碗状张开,层间非常分明、规整,形如灯台。枝条紫红色,无毛。单叶互生,常集生于枝梢,卵状椭圆形至广椭圆形,长 6~13 cm , 叶端突渐尖,叶基圆形,弧形脉,侧脉 6~7 对,叶表面深绿色,叶背面灰绿色,疏生贴伏短柔毛;叶柄长 2~6.5cm ,无毛。两性花,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长约 12 cm , 花小,白色,花瓣 4 片,雄蕊 4 枚,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 2 室,每室 1 胚珠。核果近球形,直径 6~7cm ,成熟时由紫红色变为蓝黑色,种子小,千粒重 50~70g 。花期 5 ~ 6 月。果熟期 9~ 10 月。
灯台树的木材黄白色或黄褐白色,心材与边材区别不明显,有光泽,纹理直,细致均匀,易干燥,不耐腐,易切削,车旋性好,适于制玩具、铅笔杆、车厢、雕刻等;种子含油率 22.9% ,可榨油制肥皂及润滑油;树皮含糠质,可提制栲胶。树冠圆锥形,侧枝层层如灯台,叶形秀丽,花白素雅,为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灯台树的根、叶、树皮均含有吲哚类生物碱,有毒,入药,具有镇静止咳、消炎止痛、化痰等功效。
灯台树分布于我国辽宁、至长江以南多数省区。日本、朝鲜也有生于湖南桑植、石门、慈利、桃源、永顺、新晃、芷江、新宁、城步、宜章、南岳、攸县等县海拔 250~2 600m 的常绿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
灯台树为暖温带树种,性喜阳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多生于湿润山谷、河旁或阴坡杂木林中,能自成小群落。适应性强;灯台树生长极快,宜在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微酸性土壤。大树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深根性,根系多分布于 20~50cm 的土层内。
1 选地
选择海拔 1500m 以下的低山、丘岗、台地和平原,由花岗岩、板页岩、砂砾岩和红色粘土类等发育的红壤、黄壤,坡度为缓坡、平坡,坡向以东、北、东北、西北及无坡之地为最好,坡位以山坡的中下部、山谷、山洼的土层深厚肥沃地带,腐殖质层厚度以中至厚为最好,土壤厚度以中至厚为最好,土壤质地以沙土、沙壤土和轻壤土最合造,立地条件以肥沃型和中等肥沃型合适,土壤酸碱度应在 5~ 6. 5 之间。
2 整地
2.1 造林地清理
在抛荒地,只需清理地中的杂草和灌木;在皆伐作业类似之地,需将地中树枝进行清理。在清理过程中,必须保留生长好的乔木树种的幼苗和幼树。
对于低产林改造、森林恢复、森林重建、优材更替中的造林之地,只需对栽树周围 1 m 范围内的杂草、枯枝以及影响其生长的霸王树枝。
灯台树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表
编号
立地因子
适生条件
1
地貌
低山、丘陵、平原
2
母岩母质
花岗岩、板页岩、砂砾岩类、红色粘土类
3
土壤类型
红壤、山地黄壤
4
海拔高度 (m)
1500 以下
5
坡度
缓坡、平坡
6
坡向
东、北、东北、西北及无坡
7
坡位
中、下、谷、平地
8
腐殖质层厚度
中、厚
9
土壤厚度
中、厚
10
立地类型
11,12,21 、 22 、 31 、 32 、 61 、 62 、 81 、 82 、 91 、 92 、 94 、 95
11
土壤质地
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
12
土壤酸碱度
5 -6.5
13
极端最低温度 ( ℃ )
-20
2.2 整地时间
冬季。
2. 3 整地方式
2.3.1 穴垦整地
低山、丘陵、平原广泛采用的整地方式这种方式。适应于两种情况:第一:适应于荒地、皆伐作业等类似之地,土层比较深厚、土壤比较疏松,穴的规格为 50cm × 50cm × 50cm 或 60cm × 50cm × 50cm 。如果土壤较紧,且石砾多,穴的规格应更大一些。穴垦有以下几个好处:可节约用工;减少水土流失;便于保留小树和一些较高大的灌木,为以后形成混交林,从而增加林分的综合效益。第二:穴垦还适应于低质低效林改造、森林恢复、森林重建、优材更替的造林地。对于这种类型的整地,只要对整地周围 1m 范围内的杂草、灌木砍掉,然后按长 50cm × 50cm × 50cm 或 60cm × 50cm × 50cm 的规格进行整地。穴垦整地时,应将表土与心土分开放置,待放好基肥后,再将表土填入覆盖基肥之上。
2.4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宜 2m × l.5m 或 2m × 2m ; 对于采用穴垦整地的低产林改造之地,每 667m2 宜栽 30~40 株。
2.5 基肥
每穴施磷肥 0.5kg ,施复合肥 0.25kg 。 有条件的地方可施有机肥。
3 栽植
3.1 栽植季节
冬季和春季 2 月,在灯台树的芽未萌动之前栽植。树带土球可延期至芽刚萌动之时。
3.2 栽植方法
3.2.1 苗木起苗
用 1 年生苗造林,在起苗时如土壤干燥,要先一天浇水润根,用机具松土起苗,不宜用手强拔。
3.2.2 苗木分级
按一、二级苗木标准对所起苗木进行分级。
3.2.3 苗木修剪
主要是适当修剪过多的侧枝,并适当修剪过长的主根。
3.2.4 苗木浆根和包扎
浆根最好用黄心土和钙、镁、磷,按 10:1 配合,再加适量的苗圃地的泥土和移栽用的 ABT 生根粉混合做成泥浆,以促进苗根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然后,将浆根的苗木按一定数量用地膜把根部包起来,以防苗木根系干枯。
3.2.5 苗木保护
苗木修枝打叶和浆根后,要马上按 30 或 50 株一捆将苗木捆扎好,然后用地膜将每捆的根系捆扎好,并将捆扎好根系的苗木放到阴凉处,等待苗木运输,这样可以防止浆根的苗木根系的水分损失,从而影响造林成活率。
灯台树苗木装车后,要用塑料薄膜或类似能防止水分损失的材料将苗木覆盖,苗木运到后,要小心将苗木下车,并存放在阴凉处。
总之灯台树苗木要及时起苗、及时分级、及时修剪、及时浆根、及时包装、及时运输,尽可能减少苗木在空间暴露,遭受风吹日晒的时间。
3. 3 栽植方法
1 年生裸根苗采用 “ 三覆二踩一提苗 ” 的通用造林方法;确保苗正、根舒。
苗木栽植后要及时浇水,以确保苗木根系与土壤密接,提高造林成活率。
4 修枝
在头 3 年及时剪除树根根际处的萌芽枝、树干上的霸王枝,确保主茎的生长。
灯台树幼苗基部喜生萌生枝,另外由于一年多次抽梢,容易形成多个顶梢,影响主干生长,为实现以培育优良用材的目的,在造林头几年要及时进行抹芽和剪除主梢边的次顶梢,以确保主梢的生长,加快主干高生长。抹芽是离地面树高三分之二以下的嫩芽抹掉,减少养分消耗。修枝主要是将树冠下部受光较少的荫枝除掉。修枝要保持树冠相当于树高的三分之二。过多修枝会丧失一部分制造营养物质的树叶,而影响树木生长。修枝季节宜在冬末春初。
5 施肥
在头 3 年,于每年灯台树萌芽前在树冠周围开沟每株施复合肥 0.25kg 。
6 松土除草
幼林抚育宜在生长高峰和旱季将到之前进行。造林的第一年抚育次数宜多,一般以不少于 2 次较好。以后每年抚育次数应根据幼林生长发育情况决定。一般每年都要进行 1~2 次, 及至幼林开始郁闭,林地杂草少了,可以每隔 1~2 年除杂松土一次。在丘陵地造林的第一年要预防日灼的为害,如能在林内间种农作物,以耕代抚是促进林木生长的有效的办法。
7 病虫害防治
至今未发现危害灯台树的主要病虫害。
8 采伐
为培育大径材,灯台树的主伐时期宜为 20~25 年。视具体林分,宜采用皆伐或择伐的方法。
9 技术咨询专家
颜立红: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湖南省新世纪 121 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分类学、树木引种和园林 植物等研究工作。获 2007~2008 年度绿化三湘贡献奖。 2000 年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留学半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7 项,省科委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发表学术论文 70 多篇,著作 4 本,其中专著 1 本,合著 3 本。发现并发表桃源野桐等新分类群 10 个、湖南藤本植物新分布 1 属 8 种 2 变种、湖南地衣新分布种 25 个,选育出墨紫含笑新品种 1 个。通过多年的引种试验和从各项研究成果中,选出优良用材树种 20 个,优良园林植 物 45 种。现为湖南省植物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高级会员、湖南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 湖南兰花协会常务理事。办公电话: 0731 -85056197, 13607448138 ; E-mail: yanlh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