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4-25 11:22
信息来源:
椿叶花椒栽培技术
椿 叶花椒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又名 椿 叶花椒、鼓钉树 。 它是芸香科 (Rutacae) 花椒属 (Zanthoxylum linn.) 植物。 椿叶花椒是湖南典型的乡土速生阔叶树种,木材为散孔材、黄色,纹理直,结构细,材质疏松,不开裂,易加工,可供家具、胶合板、造纸等用 ; 果、叶、根均可提取芳香油及脂肪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叶大、刺粗,形态奇特,也是优秀的庭园绿化和观赏树种。椿叶花椒生长快、特别在肥沃、湿润的地区生长特别迅速,是难得的丘陵及湖区优良的多用途树种,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1 生物学特性和环境要求
椿叶花椒是湖南典型的乡土速生阔叶树种,落叶乔木,树高达 28m ,胸径 49 cm , 花期 4~ 5 月,果期 10 ~ 11 月。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能耐极端低温 -10 ℃ ,树干通直圆满、生长迅速、出材率高。喜生于密林中或湿润立地,在酸性、中性、钙质土均生长良好,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旺盛。常散生于次生阔叶林或灌木林中,向阳坡附近,常与木莲、酸枣、银鹊、猴欢喜、沉水樟、金叶白兰、翅夹木、中华槭等混生。
椿叶花椒天然分布主要在湖南省的怀化市和永州市、郴州市的部分县市区。生长在海拔 900m 以下低山、丘陵、平原地区,散生于次生阔叶林或灌木丛中,常见于向阳坡地、山麓、山寨附近。
2 苗木培育
采种:选在 20~25 年生成熟健壮母树采种,要求树干通直、树冠开张饱满,种子由绿色变为青褐色时种子即达到形态成熟。种子安全含水率较低,采种后可以直接播种,但出苗率不高,将种子在室外湿沙层积半年后播种,种子的发芽率可以提高到 60% 以上,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快速降低。
容器育苗:容器育苗圃地选择与一般苗圃选地的要求不同。容器育苗对圃地要求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背风而向阳,无病虫害,交通方便,便于运输育苗用的三料及容器苗的运出,接近水源和电源。在容器育苗工作中,科学地灌溉是育苗成败的关键,所以要有充足的水源和电源,既便于安装现代化的喷灌设施,又利于机械化生产。
营养土的配方为:黄心土 60% 、火土灰 30% 、细河沙 5% 和过磷酸钙 5% 。营养土、肥料碾碎过筛,充分拌匀,并堆沤 3~4 个月。
营养袋的选择:选择直径 6~8cm 、高 9~12cm 的薄膜营养袋。为了保护环境,利于苗木造林后根系生长,营养袋要选用易降解材料制的袋子。
装袋:装袋时营养土要分层灌紧,尤其下层的营养土更要如此。每袋营养土的装土量,达营养袋的 90% ~95% , 并松紧一致。将营养袋排放整齐,相互靠紧、放平,防止积水。 容器要与地面隔绝,使之形成发达的根团。同时保持通气性,排水良好,利于苗木蒸腾,促进根系生长,早形成完整的根团。
芽苗培养播种时间: 1 ~ 2 月。
播种方法:在大棚内,用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施消毒地面,地面上铺一层 10 cm 厚的纯净细河沙,沙上均匀撒播种子,上面盖 lcm 厚的火土灰,再铺盖一层干净稻草。所用的河沙、种子、火土灰、稻草都要按上述要求作消毒处理。
芽苗苗期管理:芽苗苗期管理的重点是控制苗床内温度和湿度。温度以 22~26 ℃ 为宜,湿度以保持苗床湿润为准。播种后,要经常掀草检査土壤的湿度,每浇水一次,都用 50%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消毒处理。发现土壤有霉菌时,用 45% 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浇土或喷施。下种 30~40d 出芽,出芽后掀开稻草,要经常保持苗床湿度。苗木发芽后每周要交替施用敌克松 500 倍液或 50%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用喷雾器喷施。
芽苗移植前营养土的处理:芽苗移植前一个星期,将装好袋的营养土用水淋透,并用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50%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消毒,用薄膜密封一星期。移苗前掀开薄膜再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液消毒一次,即可移植。
芽苗移植:当芽苗长出一对真叶时就可移植。移植前先用小铲轻轻松动苗床,将适量芽苗拔出,迅速将苗根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碗内,始终不脱水,随起随栽。移植时用一细棍 ( 模子粗细)打孔深入原芽苗土痕约 0.5cm , 将芽苗移植入袋内孔中,用手指轻轻摁实根部,埋土至原土痕。移植时做到快移勤烧水,一般每栽 1 m2 左右即用喷壶喷透水。芽苗移栽成活率可达 95% 以上。
苗期管理:芽苗移栽后一星期内每天都要用清水浇湿,保持床面湿度。一星期后可少浇,以容器袋口的营养土不能见干为宜,保持正常湿度。芽苗移栽 10 d 内如发现缺苗死苗时,要及时进行补栽。苗期控制大棚温度为 24 ℃ 左右,如遇连续雨天,每天至少通风一次,时间为 lh ; 遇晴天温度高时,采取通风控制温度;遇霜雪天时,两天通一次风。苗木 4 月底至 5 月份可上山造林,上山前炼苗一个月左右,这个月内停止施肥,但仍需每星期用 50%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45% 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交替施用杀菌消毒。取苗前一天用水浇透,待取苗。取苗时做到不伤根、不伤苗。
3 造林选择
椿叶花椒喜光、喜湿润肥沃地区,在河湖冲击物、花岗岩、板页岩、红色粘土发育来的潮土、红壤、山地黄壤,对于坡度、坡向、坡位没有严格的要求,对土壤厚度及腐殖质厚度没有严格的要求,但以湿润肥沃的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上生长良好,椿叶花椒适宜的土壤 pH 值为 5~7 ,成弱酸性或中性,最适宜的立地类型为 11 、 12 、 13 、 21 、 22 、 23 、 61 、 62 、 63 、 71 、 72 、 73 。
4 整地
炼山:一般在造林前的头年冬季进行,在采伐迹地或荒山荒地上造林时,将造林地上的杂灌、树桩、枯枝落叶清理干净,集中在一起后进行焚烧处理,炼山时注意对周围树木的保护。
整地方式:主要采用穴垦和带垦整地。在低山、丘陵、平原造林可广泛采用穴垦整地,穴规格为 50cm × 50 cm × 50 cm 或 40cm × 40 cm × 40 cm 。带垦整地,即沿山等高线挖,带宽 1.2~1.5m , 深为 20cm , 内切外垫呈反坡梯田状。带面穴规格为 40cm × 40cm × 40cm 。
栽植密度:椿叶花椒为优良的速生阔叶用材树种,为培育椿叶花椒大径材,在立地较好的条件下,一般初始造林密度为 110~160 株 /667m2 , 以后经过 1~2 次的间伐后,保留密度为 50~70 株,以培育大径材。
5 栽植
苗木规格:椿叶花椒造林以选用 3~6 个月的容器苗造林效果最好,苗木的高度在 15 cm 以上,地径 0.2cm 以上。一年生大田裸根苗造林因苗木高度普遍在 1 m 以上,且树杆上有刺不利于造林操作,造林后成活率偏低。
栽植技术:栽苗时,将容器袋撕去,注意不要将原基质挤散变形。用手托住土团,将土团轻轻放入穴中心,扶正,小心回填土,回填土至略高于原土团苗木土痕,并使回填土与容器土密实。
造林季节:容器苗造林,一年四季都可以。但椿叶花椒春季容器苗造林以 6 月 20 日前完成造林最好,此时造林后还有充足的雨水,保证苗木成活。
6 幼林抚育
施肥对椿叶花椒幼苗的生长状况影响显著,特别是对苗高、地径和主干生物量的影响较大,研究表明, 1 年生幼苗每株施尿素 3 g 、磷肥 3 g 均能获得较高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提高苗木潜在的生活力和抗逆能力。
施肥是造林后和林木生长过程中人为改善树木水分、养分状况的措施。对干旱和土壤贫瘠地上的幼林进行施肥无疑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的生长。一般在造林前每穴施基肥磷肥 1kg 或复合肥 0.5kg 。
松土与除草:松土除草是椿叶花椒幼林抚育管理措施中最主要的一项技术。松土的作用是疏松土壤,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有机质分解。除草的作用主要是排除杂草灌木与幼树对水、肥、光、热的竞争。
松土和除草一般可同时进行,水分条件好的地方也可只进行除草而不进行松土,易产生冻拔害的地区也可不松土。松土除草的技术措施应根据立地条件、造林密度、经营强度、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等具体条件来定,持续年限一般应进行到幼林全面郁闭为止,椿叶花椒大约需 1~2 年。在全面整地造林的情况下,一般应进行全面的松土除草,而在局部整地的情况下,松土除草范围初年仅限于整地范围,以后可逐年扩大,以改善林地条件;松土除草的深度,以不伤害幼树根系,并为幼树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为原则,一般为 5~10cm 。除草的方法除人工除草外,可采用化学除草。
幼树管理:幼树管理是调节、控制树体生长,培育优质良材及优良干形的重要措施。椿叶花椒幼树管理主要是修枝和摘芽。第二年适时修枝,椿叶花椒可培育 5 ~6m 的无节良材。
幼林保护:幼林保护是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防生物灾害、防火及防人畜危害等。
防生物灾害:包括防病、防虫、防鸟兽害等。在椿叶花椒造林工作中主要考虑了营造混交林,去除中间寄主等预防措施。
防火:人工幼林都处在人为活动比较频繁的地方,容易发生火灾,而火灾对于幼林又是毁灭性的,因此在技术上首先考虑营造防火林带,同时做好防火工作的宣传。
防止人畜危害:造林当年,因树体较小,易受人畜危害,因此,要做好防护措施。第二年后,因椿叶花椒树上有刺的特性,使得人们打柴割草伤及幼树的情况几乎没有,牲畜啃食践踏幼树的危害情况也非常少。
7 抚育间伐
直径和断面积连年生长量的变化,可以作为是否需要进行第一次生长抚育的指标。根据天然林调査生长情况,将 14~15 年作为该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条件下的首次间伐年龄。
在现有人工林中,由于集约经营水平的提高,在中上等立地条件,造林密度为 100~160 株 /667m2 时, 3 年郁闭, 5 年生时为胸径生长最旺盛期,持续 2 年,可将 7~8 年作为该立地条件和造林密度条件下的首次间伐年龄。
抚育间伐强度既取决于经营目的、运输劳力、小径材销路等经济条件,又要考虑到树种特性、林分密度、年龄、立地条件等生物因素。合理地确定抚育间伐强度,第一次间伐强度为 20%~25% ,第二次间伐强度为 20% ,共间伐 2 次,可培养大中径材。
8 主伐更新
根据经营目的和该树种的生长发育规律确定主伐期。作为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栽培时,椿叶花椒密植造林,集约经营条件下, 8~10 年可主伐利用。培育大径材时,主伐时间为 20~25 年。
椿叶花椒作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或中小径级的民用材去经营,主要利用的是树干,在立地条件和经济技术水平容许条件下, 20 年轮伐期去经营,林分结构协调合理,其生产潜力大。
9 病虫害防治
椿叶花椒苗生长期间注意对叶绣病、蛴螬、花椒跳甲、蚜虫、凤蝶防治,可用辛硫磷 500 倍液、 40% 氧化乐果 500 倍液喷施防治。
10 技术咨询专家
何友军:博士,研究员级高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副主任,联系电话: 0731-84414680 E-mail : hyjhyj@ 126.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