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清)稳中求进 进中图强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全省林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0-02-20 17:41 信息来源: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表彰2019年度“湘林杯”林业建设目标管理考核优胜单位,总结2019年全省林业工作,部署2020年全省林业工作。刚才,我们通报了2019年度“湘林杯”考核结果,待会,张家界市林业局等4个单位将作典型发言。文浩副省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入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2019年林业工作

一年来,全省林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高质量的保护修复、高质量的绿色发展、高质量的改革创新、高质量的机制保障,着力深化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各项工作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向好。截至2019年底,全省完成营造林159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9.90%,较上年度增长0.08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5.95亿立方米,较上年度增长2300万立方米;湿地保护率达75.77%,较上年度增长0.04个百分点;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035亿元,较上年度增长8.1%。

1、全方位推进党的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政治建设上,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学习大培训中提升政治能力,在坚决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中检验政治能力,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中锤炼政治能力,政治建设在省委组织部考察试点中获得充分肯定。思想建设上,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省委主题教育简报6次推介我局做法,主题教育开展情况、整改情况群众好评率分别达99.1%、100%。设立绿色大讲堂、网上图书馆,实现了理论学习、党性教育常态化。组织建设上,创造性地优化整合机关党支部设置,彻底改变了支部散、小、多的问题,局直属机构党委换届有序完成,基层党组织面貌焕然一新。“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严格落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支部联基层等活动有声有色,各级党支部的组织力、执行力稳步提升。纪律作风建设上,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不断完善与驻局纪检监察组工作联系机制,开创性的推行内部政治巡察,取得了“防未病、治已病”的制度性成效,巩固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全领域强化生态保护,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更加坚实。强化林地和林木资源保护,严格执行林地定额制度,依法审核使用林地项目3047个、13.5万亩。深入开展“绿卫2019”森林草原执法、森林督查、涉林采石采砂取土问题清理等系列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古树名木认定、管护工作。天然林保护范围逐步扩大,公益林监测网络不断健全,省级以上公益林、天然商品林补助标准提高1元/亩。积极履行森林防火职责,全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298.2万亩,成灾率控制在3.27‰;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有力有效。强化自然保护地保护,积极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高质量起草了贯彻实施意见。全面开展全省自然保护地本底调查、规划编制,深入推进张家界市保护地整合优化试点。整改自然保护地突出生态问题2880个,整治保护地范围内违建别墅问题177宗798栋。强化湿地保护,《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修订加快推进,长沙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湿地保护条例,稳步推进全省湿地名录制定和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审查、质量管理评估工作,全省修复湿地面积2万亩。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率先实施“一封控四严禁”防控措施;野生动植物执法行动持续开展,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补偿试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扎实有效,候鸟保护经验在全国推介。

3、全范围推进生态修复,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日益显现。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全省完成人工造林264.5万亩、封山育林240.6万亩、退化林修复322万亩、森林抚育771.6万亩。点上推进了长株潭生态绿心修复,积极开展违规违建项目整治,完成“裸露山地”造林4118亩,北斗巡护、综合监测加快推进。长株潭森林城市群以及韶山市、湘潭县森林城市建设进展顺利。线上推进了生态廊道建设,联合省发改委发布了省级生态廊道建设总体规划,长江岸线、昭山示范区、南山国家公园等省级生态廊道试点建设积极推进,湘西自治州千里生态景观走廊、娄底市长韶娄等市县生态廊道建设同步铺开。创新性推出“互联网+义务植树”模式,全省完成义务植树1.2亿余株。面上推进了“一湖四水”全流域生态涵养带建设,常德、岳阳、益阳三市清理杨树12.49万亩,修复迹地12.23万亩。在“四水”流域完成退耕还林还湿7507亩、保护小微湿地1569亩。妥善处理洞庭湖矮围、芦苇等问题,洞庭湖GEF项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为中国唯一优秀项目,洞庭湖越冬候鸟数量大幅增加,麋鹿、江豚种群稳定上升。片上推进了生态脆弱区修复,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外资造林、“衡邵干旱走廊”修复稳步推进,新增退耕还林面积1.82万亩、治理岩溶土地134万亩,建成国家森林乡村211个,湘潭市、宁远县、省植物园等单位分别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模范县区、模范单位称号,全省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4、全链条提质林业产业,优良绿色的生态产品不断丰富。根本性地扭转抓产业就是抓种植、抓基地、抓规模的发展模式,围绕供给链、价值链、销售链全链条推动油茶、竹木、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林下经济四大千亿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供给链优存量。全省新建油茶示范基地18个、竹木特色产业园7个、森林体验养生国家重点建设基地4个、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4家,完成新造、低改油茶林182万亩,新建、改扩建竹林道路2万公里,油茶、竹木原材料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围绕价值链强品牌。“湖南茶油”公用品牌建设纵深推进,荣获第九届“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称号,“衡阳油茶”跻身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潇湘竹品”公用品牌启动建设,竹产品通过两型产品认定并纳入省政府采购目录。新增特色林产品品牌5个,新化县获评“中国黄精之乡”称号。全省11家单位、6名个人、12个项目荣获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创新奖。围绕销售链扩市场。成功参展北京世园会、香港美食博览会、中部农业博览会,举办大围山国际杜鹃花节等生态节会,打造了“湖南茶油”天猫旗舰店、微信营销平台、电商直播平台,开发了湖南森林旅游与康养智慧APP和微信公众号,“会展+林产品”、“电商+茶油”、“互联网+旅游”等销售新模式拓展了线上线下两个市场。

5、全系统深化林业改革,优质惠民的生态服务渐趋完善。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全省14个市州林业局全部保留、89个县市区林业局单独设置,国家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草原监管等职能划转林业部门,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有序实施,与林业新职责相匹配的组织机构初步形成。国有林场改革持续深化,全省国有林场发展规划、经营方案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争取国有林场林区道路建设计划809公里,电网移交全面完成,秀美林场、两型林场、现代示范林场建设扎实推进,国有林场整体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依托怀化市、浏阳市、洪江市等地开展的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国家级试验区建设、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机制试点进展顺利,农民林业合作社管理、林地经营权流转、林权担保抵押融资稳步推进,针对集体林地林权的整体生态服务机制更加完善。南山国家公园试点稳妥实施,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公园总体规划不断修改完善,省政府出台行政权力清单将省市县197项行政权力统一授权至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通过这些改革,林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生态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6、全要素提升治理能力,现代高效的治理体系逐步形成。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性推动国家林草局与省政府共建“中国油茶科创谷”,“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取得重大突破。油茶源库特性研究、南方木本油料研究分获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共13项战略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修订林业标准38项,选派林业科技特派员652名,推广实用技术216项,提供咨询服务10万余人次。法治化、再信息化持续推进,全面实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及时调整,种子法实施办法等法律规章完成修订,古树名木、营造林管理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成运营,省林业局获评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十佳省级单位、全省“七五”普法先进单位。生态扶贫取得历史性成效,全省新增1.4万名生态护林员,邵阳市、怀化市、湘西州生态脱贫攻坚举措有力,城步县和平村实现脱贫摘帽,省林业局获评省直“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生态文化亮点纷呈,省政府退耕还林20周年新闻发布会、“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湿地日、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等系列主题活动深入推进,北京世园会湖南展区展园分别荣获组委会特等奖、金奖,《湖南古树名木》、《湖南省国有林场大全》等生态文化作品不断推出,省植物园实现“省市共建 免费开放”。

一年来,我们创造了一批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高度肯定、社会各界一致认可的工作亮点,主要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自然保护地管理切实加强,油茶产业持续领跑全国,世园会参展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油茶科创谷”落户湖南,生态扶贫扎实有效,洞庭湖湿地治理成效显著,长株潭绿心保护修复积极开展,省级生态廊道建设全面铺开,争资引项再创新高,在林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积累了一批经得起实践检验、群众检验的工作经验,主要是始终坚持政治引领,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担当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服务全局中做大林业;始终坚持创新引领,以应变创新、转型图强的创新精神,推动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深刻转型中做优林业;始终坚持团结引领,以只谋事不谋人、只做作品不做作业的实干精神,在不懈奋斗中做强林业。

一年来,我们仍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具体问题,主要是生态保护方面,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林地、湿地监管难度加大,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艰巨;生态修复方面,全省不缺绿量,但缺绿质,整体生态功能亟待提升,绿色大省向生态强省转型任重道远;生态惠民方面,林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生态补偿标准不高,林业基础设施薄弱;治理体系方面,现代化治理体系还不健全,治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

二、分析当前林业工作形势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工作形势就是“时”;工作重点就是“事”。我们每年分析工作形势,确定工作重点,就是要做到“事”与“时”相统一。回顾近年的林业工作,就2018年的“时”看,这是机构改革前的转型之年,总基调是“转”,所以提出的“事”则是抓理念转变、重点转移、动能转换、治理转型;就2019年的“时”看,这是机构改革的起步之年,总基调是“稳”,所以提出的“事”则是党建引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等6大方面24项具体实事。就2020年的“时”来看,“转”和“稳”的目标已初步实现,为此我们提出今年工作的总基调是“进”,完整的说是要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稳中求进、进中争优、优中图强,具体是要实现制度之进、机制之进、主业之进、基层之进。

一要全面把握上情,始终突出治理体系现代化这根主轴,实现对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制度之进”。党和国家的林业方针政策是最大的上情。总体看,建国初期林业的主导性政策是“砍”,首要任务是为经济发展供给木材;改革开放以后,林业的主导性政策是“造”,核心任务是大规模国土绿化;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林业主导性政策是“护”,其体系和标志是一个思想、一部法律、三个文件。一个思想,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林业工作的根本遵循;一部法律即新修订的《森林法》,这是林业发展的根本大法;三个重要文件即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以及国办出台的《湿地保护修复方案》,这是林业建设的根本方针。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林业事业之进,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根据这些不断变化的上情,更加注重制度设计、制度执行、制度落实,在实施层面创造性的完善和发展国土绿化、森林资源保护、国有林管理、集体林权、草原保护修复、湿地保护修复、荒漠化综合治理、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国家公园保护、资源利用监管、林业法治保障、林业支持政策、科技和人才支撑等制度体系,不断推进林业治理体系现代化,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对林业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制度之进”。

二要敏锐把握外情,始终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实现对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的“机制之进”。社会主要矛盾的演替是最大的外情。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林业事业之进,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根据这些不断变化的外情,跳出林业部门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推动生态建设从“独奏曲”走向“大合唱”,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需要。通俗的说,就是在操作层面要有协调各方的工作抓手,具体要积极推进林长制改革,让林业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逐步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齐抓共管的林业事业发展责任机制;突出发挥各级绿化委员会这个常设议事协调机构协调各方、调配资源的职能,形成更加磅礴有力的国土绿化机制和更加科学高效的生态保护修复机制;探索成立省自然保护地委员会,建立统一的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管理体制;完善考核机制,把“湘林杯”这根林业部门考核的指挥棒用好,努力争取在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中增加林业权重指标;配合政协部门积极开展“关注森林活动”,适度举办生态文化节会。通过这一系列协调机制的完善,形成林业事业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实现对林业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的“机制之进”。

三要精准把握内情,始终突出生态保护修复这份主业,实现对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主业之进”。林业部门的职能定位是最大的内情。几十年来,林业行业历经多轮机构改革,职能也几经调整,这一轮机构改革党中央赋予林业部门的职责是“监督管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管理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等,林业部门从农口生产部门调整成为资源管理部门。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林业事业之进,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根据内情的变化,聚焦主业、做强主业、做优主业。这些主业概括的说就是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具体的讲,就是要抓好1.95亿亩林地、1530万亩湿地、1750万亩草地的保护、利用和监管,抓好国土绿化以实现造绿造景造福造富,抓好522处自然保护地、216个国有林场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抓好洞庭湖这个国际重要湿地和长株潭生态绿心的保护修复,抓好油茶、楠竹、古树名木、野生动植物等林业部门独有的特色资源的保护利用。这些,既是当前工作的难点和风险点,也是今后发展的亮点和突破点,一切林业资金、项目、政策都要向这些领域压倒性倾斜,实现对林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主业之进”。

四要充分把握下情,始终突出林业资源监督管理这个主责,实现对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的“基层之进”。林业基层运行状况是最大的下情。当前,随着森林公安转隶至公安系统、基层林业站划转至乡镇属地管理、木材检查站的职能整合,林业基层运行发生深刻变化。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林业事业之进,最基础的一条就是要提升基层效率、强化基层权威、壮大基层力量,确保各项林业政策、项目、资金,各类林业监督、管理、执法,都能在最后一公里落地落细落实。总的看,要强督查提升基层效率,重点是发挥《森林法》赋予林业部门的督查权威,依法开展森林督查,依规开展林地监管、自然保护地监管,特别是要有序开展重点工作督查,确保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各项林业重点工作在基层高效落实;要严执法强化基层权威,积极探索森林公安转隶后如何推动市、县林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让基层林业执法“长牙齿”、带威慑、有权威;要壮队伍充实基层力量,积极探索林业站、木材检查站整合后的林业基层管理新体制,管好用好3.3万名生态护林员这支基层林业队伍,适时举办有针对性的林业培训,让基层林业干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通过多措并举实现对林业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的“基层之进”。

三、部署2020年林业工作

2020年要坚持以下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与林业工作的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决策部署,围绕建设生态强省的总目标,把握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进中争优、优中图强的总基调,始终突出治理体系现代化这根主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生态保护修复这份主业、林业资源监督管理这个主责,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良的生态产品、优质的生态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新的贡献。

2020年要实现以下年度目标:实现营造林15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9%以上、森林蓄积量增长2000万立方米以上、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2%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6%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7.5%以上,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3‰以下。

2020年要抓实以下重点工作:

(一)坚持首抓党的建设,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1、强化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党内法规,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涉林决策部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2、实化执纪监督。建立源头严控、过程严管、结果严惩的纪律建设机制。源头上,坚持底线思维,推进廉政教育常态化、日常管理规范化,着力防范党风廉政建设中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风险,把苗头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防未病”。过程上,坚持问题导向,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省委实施办法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开展内部政治巡察并抓好问题整改。结果上,坚持利剑高悬,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对发现的线索、反映的问题一查到底,以铁的手腕巩固风清气正的行业政治生态。

3、优化队伍建设。坚持培训、交流、选拔、激励并举,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要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育培训,稳步提升林业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深化干部交流,强化人才引进,形成人岗相适、人事相配的良性循环。要坚持忠诚干净担当的用人导向,绝不让一个想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被埋没,也绝不错用一个没本事、不干事的干部,抓紧储备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形成良将如潮的人才梯队。要出台鼓励担当、鼓励创新、鼓励实干的具体举措,激励全行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坚持严抓生态保护,不断厚植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

1、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出台《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编制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规划,推动设立省自然保护地委员会。推进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整合优化,合理调整功能区范围并勘界立标,确保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保护管理,完善管理站房、巡护路网、科研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落实环保督察等工作要求,妥善处理保护地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进大鲵自然保护区等涉林整改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面完成南山国家公园试点任务。

2、加强森林湿地资源管理。编制“十四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修编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加强林地占用审核管理,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行为。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实施意见》,编制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划定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摸清天然林、公益林资源底数,探索建立公益林动态调整机制。树立森林督查权威,严格执行通报、约谈制度,压实地方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健全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制定省重要湿地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湿地公园建设,开展湿地生态监测评价,完善湿地分级管理体系。理顺森林防火体制,科学设置防火机构,落实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等责任,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抓实松材线虫、松毛虫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强化古树名木保护,建设一批古树名木主题公园。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切实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坚决落实野生动物“一封控四严禁”措施;疫情防控期间,全省范围内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从源头上防范野生动物流向餐桌。制定《湖南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抓好野猪非洲猪瘟、鸟类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防止发生重特大疫情。修订《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湖南省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管理办法》,强化野生动物资源经营利用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组织野生动植物保护日、观鸟节等宣传活动,严格保护麋鹿、候鸟、资源冷杉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

(三)坚持重抓生态修复,全面打造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

1、开展新一轮国土绿化。认真实施长(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家储备林等重点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167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55万亩、封山育林345万亩、退化林修复324万亩、森林抚育846万亩。全面推进生态廊道建设,着眼于“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布局,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保护地之间建设一批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省级生态廊道。加强良种选育和推广,狠抓种苗质量监管。积极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设一批义务植树基地,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启动草原管理工作,摸清草地资源底数,落实草原资源用途管制制度,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

2、开展新一轮湿地生态修复。扎实推进洞庭湖湿地综合治理,积极稳妥清退湖区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欧美黑杨,科学修复杨树清理迹地。制定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实施东、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重点项目,逐步提升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抓好“四水”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后续维护、经验推广,大力推进小微湿地建设试点,充分发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3、开展新一轮城乡绿化美化。以长株潭绿心生态修复为引领,着力修复全省城乡生态系统。出台《长株潭绿心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项规划》,严格绿心地区林地占用、采砂采土、林木采伐管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绿心地区造绿护绿,督导退出企业和矿山开展生态修复。深化国家、省级森林城市建设,加快建设长株潭森林城市群,不断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利用房边、路边、水边等闲置土地开展植树造林,着力建设一批森林乡村。

(四)坚持实抓生态惠民,积极培育优良绿色的生态产品

1、推进生态扶贫惠民。统筹推进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认真落实《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因地制宜开展多模式林业脱贫攻坚,加大对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资金、产业、科技倾斜支持力度。积极争取新增生态护林员指标,完善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重点向深度贫困县倾斜。全面完成驻村扶贫任务,配合做好扶贫联点督查工作。严格落实退耕还林、天然林、公益林生态补助政策,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每一分惠民资金都打到林农卡上。

2、推进绿色产业惠民。继续推动发展油茶、竹木、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林下经济四大千亿产业。发展油茶产业,实施油茶低产林提质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在基地建设上以低改为主、新造为辅,降低低产林比重;实施茶油小作坊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应用一批精深加工技术,降低土茶油比重;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做强做优“湖南茶油”公用品牌,全力巩固油茶产业发展优势。发展竹木产业,围绕竹木生产重点县和主产区,不断完善竹林道路等基础设施,推进竹木机械化等技术研发应用,加强“潇湘竹品”公用品牌建设,举办第五届湖南省家具博览会,不断提升竹木产业效益。发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积极创建森林旅游示范市县、森林小镇、森林体验基地、森林人家,制定全域森林康养县标准,举办各类生态旅游节庆展会活动,提升全省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品质。发展林下经济,培育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打造新化黄精、慈利杜仲、通道黑老虎等一批特色品牌,延伸加工链条,提高林下经济产品附加值;支持、引导野生动物养殖企业转产转型。此外,还要以四大千亿产业为引领,因地制宜推进花卉、苗木、特色经济林等产业发展;推进林业产业园区建设,开展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推动林业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推进科技服务惠民。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整合各方资源,重点支持“中国油茶科创谷”“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致力打造全球一流的油茶科技研发、人才集聚、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高地。加强科技难题攻关,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地管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退化生境修复等关键技术研发,力争形成一批务实管用的成果。加强科技人才培育,持续实施院士培养计划、杰出青年培养计划,组建科技创新专家团队5-10个,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林业科技特派员帮扶行动,持续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等科普宣传活动,培养一批乡土专家和技术能手,真正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成果送到林农家。

(五)坚持深抓治理体系,精准提供优质高效的生态服务

1、完善林业制度体系。坚持完善和发展国土绿化、森林资源保护等一系列林草制度,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林业制度体系。开展林长制改革试点,构建责任明确、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林业生态保护发展机制,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深化机构改革,做好森林公安转隶衔接工作,进一步理顺森林防火体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构建与行政职能相匹配的组织支撑体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林权流转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交易,大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地林权生产力。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加强国有林保护、培育,全面完成国有林场电网体系改造、林区道路建设等项目,建设一批“秀美林场”和“现代示范林场”。

2、完善林业运行体系。实施林业再信息化工程,树立互联网思维,落实林业再信息化规划,开发、优化一批业务信息系统,推进湖南林业电子政务网向外网迁移,建立规范、精准、共享的林业大数据体系,不断提升林业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林业项目资金监管,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督,确保项目资金分配使用精准、高效、安全。

3、完善林业保障体系。科学编制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一批有力度、有分量、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深入贯彻新修订的《森林法》,推进湿地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天然林保护修复、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林业立法工作,积极开展“七五”林业普法宣传,全面加强基层林业执法监督。持续繁荣生态文化,高标准参展第四届中国绿博会、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开展绿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选,组织湖南林业发展70周年系列宣传、“送文艺下乡”等活动,挖掘先进典型,讲好林业故事。推进省植物园省市共建工作,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同志们,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力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0年2月20日)


(胡长清)稳中求进 进中图强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全省林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11186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