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古树名木成绿色生态精美名片
秋日里,来到临武县水东镇佳宅岭村,村边山上的8棵古红豆杉树绿意浓浓,亭亭玉立,沉甸甸的红豆杉果挂满了树枝,绿里透红,成了山村一道靓丽生态名片,也留住萦绕在人们心中最深处的记忆。
临武县万水乡上横村的古银杏,树龄560年,古树静守一风水,依然枝繁叶茂;花塘乡燕溪村的古樟树经历千载风霜,树枝粗壮、舒展优美;南强镇油麻村的古枫树群,彰显着“万山红片,层林尽染”的美景。
“古树名木与自然人文资源交相辉映,孕育特有的生态景观,是美丽乡村画景中不可替代的元素,见证了乡村历史一代又一代的变化,装满着农家人悠悠的乡愁。”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范陈念说。
临武县古树名木的一道道美丽风景,得益于该县对古树名木的精心保护,县里贯彻落实《湖南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文件精神,通过全面普查,摸清资源,全县有古树名木1251棵,其中一级保护37棵,二级保护201棵,三级保护1013棵。这批古树名木成了县域绿色生态的宝贵资源。多年来,该县林业部门对各地古树名木实行挂牌管理,一棵一档,建立古树名木图文档案和电子信息数据库,所有古树名木有了保护“身份证”。同时,林业科技人员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对古树名木通过环境综合治理。地下土壤改良,有害生物防治,树洞防腐修补,树体支撑加固等措施,实现了固树名木保护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同时,该县建立古树名木保护“林长制”工作考评机制,县、乡、村三级林长成了当地古树名木保的“树保姆”、监护人。汾市镇有412棵古树名木,镇村把保护古树名木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举措,对每一棵古树实行挂牌管护,落实责任,古树“老有所依”留住了“乡愁根脉”,龙归坪村的古树微公园,吸引着市民来村里光观旅游,龙归坪村被评为“全国最美绿色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