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保护生态安全
为有效阻止林业外来有害生物传播,遏制重大危害入侵物种扩散趋势和入侵风险,津市市林业局坚持“全面监测、严防输入、快速处理”策略,落实五项举措,严防死守,科学防控外来物种入侵,保障林业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加强领导,压实责任。提高认识,增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政府领导、属地实施、协同联动的原则,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和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并落实辖区内的监测防控和监管措施,确保了防控工作取得成效。
全面监测,遏制蔓延。构建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网络,在主要林区、交通要道、物流集散中心等重点区域,以松材线虫、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重大林草有害生物为重点对象,以外来入侵物种传入高风险区为重点地区,统筹设立重点监测点和常规监测点,将主要外来入侵物种纳入监测范围开展全覆盖监测调查,进行常态化监测、预警。
强化检疫,严防入侵。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严格实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及落地复检;加大对调入带土植物及产品检疫监管力度,强化对松科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查,严禁疫木及其木质包装材料的非法经营和流通。加大执法力度,局综合执法队、时野保站联合专项执法行动,深入到全市所有木材加工厂、育苗基地开展专项巡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今年来共开展专项执法行动3次,巡查各类场所60多家。
严格引入,维护安全。依法严格外来物种引入审批,做好国(境)外引进林草植物种苗检疫审批管理,严格引进种苗检疫审批与监管。按照国务院、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引进种苗在指定地点进行种植或者隔离试种制度,强化有害生物疫情监测调查。严厉打击违规调运种苗、网络违规售卖外来物种、未经批准擅自释放或丢弃外来物种等行为,维护生物安全。
广泛宣传,增强防范意识。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宣传手册、展板、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采取上门大力宣传外来物种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物种种类、形态识别、防控技术等知识,教育群众提高警惕性,增强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