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以林长制为抓手,推动衡山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衡山县以林长制为抓手,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着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特色产业为主的林下经济,有力促进了林区增效、林业增产和林农增收,实现为乡村振兴加油助跑。
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依靠“一长三员”(林长+护林员+监管员+执法人员)网格化护林队伍和监管机制,实行“企业+林长+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五方主体”机制,创新“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特色产业”的“四林经济”新型发展模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五方四林”发展格局。目前,衡山县发展林下经济用地面积约1.63万亩,年产值约6.23亿元,涉及农户3200多户。
宣传发动,强化科技支撑。通过科技下乡、专题讲座、发放资料以及和媒体相结合,对衡山县林下经济发展形势、目标方向、发展措施及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推广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广大林农对林下经济的认识,有效激发林农对林下经济的热情,充分认识林下经济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今年,全县组织科技下乡100余次,累计发放林下经济宣传资料6000余份。
龙头示范,打造品牌效应。通过科学规划、引入主体、争取财政扶持、配套设施、督促指导等,狠抓示范基地规范建设,强化林业龙头企业品牌效应,打造一批不同类型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典型的林下经济企业和大户。营造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形成千家万户共同参与衡山县林下经济发展新局面。目前,全县现有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