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深入调研油桐产业情况
为深入探索油桐产业带动经济发展道路,助力龙山实现乡村振兴,1月21日至1月25日,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来到龙山县咱果乡、里耶镇调研,调研组先后来到咱果乡脉龙村、里耶镇贾市社区、巴沙湖村等油桐主产区和桐油运输集散地实地考察,并就油桐栽培历史、民风民俗、油桐产业发展现状、油桐产品高值化加工利用、观光旅游、产业规划等方面进行座谈。专家组指出,油桐作为龙山有历史、有文化、有乡愁、有优势、接地气的重要经济作物,有着良好的种植和产业基础,咱果乡脉龙村桐花寨的万亩桐花已经成为龙山县的特色旅游景点。
据了解,油桐在龙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清嘉庆《龙山县志·物产》载:“俗呼油桐,实大而圆,粒大如枫子,取做油入漆。沿山种之……龙(山)民多籍此以为利,商贾趋之。”这是关于湘西油桐的最早记载之一,距今已有两百多年。作为龙山县传统的油料经济树种,油桐在全县栽培广泛,据新版《龙山县志》记载:民国28年(1939),全县产桐油3000余吨,居湖南省之首位;1952年,全县油桐面积8000公顷,产量1800吨;1966年,盛产桐油的咱果公社社员贾绍珍,出席了由周恩来主持的全国桐油生产会议。1976年,咱果公社被国务院誉为“金色桐油之乡”。1979年,龙山县油桐进入鼎盛时期,全县总面积达33467公顷,桐油产量超2万吨,主要分布在咱果、内溪、里耶、苗儿滩、桂塘等乡镇,油桐品种有三年桐、葡萄桐、千年桐等。
下一步,龙山县将依托现有资源,坚定抓好抓实重振油桐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统筹发改、林业、农业、旅文等部门,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共享油桐发展红利,将油桐做成继脐橙、油茶后的又一个林业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