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多措并举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古树名木是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动文物,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人文、地理、旅游等方面的价值,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道县历史悠久,境内古树名木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多措并举,加强保护管理,取得了较大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林业局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资源台账。为掌握全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利于保护管理,巩固创森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部门完成了新一轮普查,共登记古树5229株,其中一级141株,二级556株,三级树4532株。共分47个科104个属125种,其中单株古树3697株,古树名木群落55个1532株。主要树种为樟树、枫香、木荷、甜槠和柏木等。林业部门按照台账式登记全县古树名木资源总量、种类、分布、生长状况,身份制录入古树名木档案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动态监测管理体系。
完善保护机制。为加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道县人民政府颁布了《道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和《道县湿地资源管理办法》,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开展全面保护,实现系统化、网络化、科技化、法治化管理目标。
实行挂牌保护。2019年以来,对全县5229棵古树名木分步实施挂牌保护。2020年3月下旬以来,道县林业局组织5个工作小组,分片在为全县5229株古树名木统一换发“二代身份证”--二维码智能信息保护牌。在“二代身份证”上,既标注了树种、编号、科属、保护等级,又标注了二维码,手机一扫就清楚古树名木现状信息。
加强投入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整合专用资金,并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古树名木普查、鉴定、建档、挂牌、养护、科研、宣传等工作中。
加强宣传教育。结合“野生动植物保护日”活动,多方式多平台开展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保护,提升社会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严格督查考核。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纳入森林督查内容,列入全县绩效考核,常态化进行督查。
加大执法力度。结合国家环保督查、森林督查等专项行动,持续严打盗砍盗伐和非法采挖、运输、移植、损坏等违法行为。2019年共查处非法移植野生植物案件6起,处罚违法人员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