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新添一张“国”字号公园名片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9-12-27 09:53 信息来源:


    12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文确定湖南靖州五龙潭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靖州新添一张“国”字号公园名片。

据悉,湖南靖州五龙潭国家湿地公园于2014年12月31日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试点建设。该公园地处靖州县中南部,范围南起靖州县与通道县交界处,沿渠水往下至水酿塘电站大坝,由南向北呈狭长型廊道走向,南北长约23公里。公园总面积1005.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564.6公顷,湿地率56.1%。湿地公园内有野生维管束植物704种,包括桢楠、香樟、中华结缕草等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6种。有野生脊椎动物190种,包括鸳鸯、黑耳鸢、虎纹蛙等13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21个物种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93个物种被列入湖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范围。湿地公园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场所和繁衍环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试点建设的内容主要有保护工程、恢复与修复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科研监测工程、合理利用工程、防御灾害工程、社区共建共管工程、基础工程八大类。在湿地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湿地公园资源特点和文化内涵,强化综合治理,开展饮用水源地整治、河道清理整治、湿地公园周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治理,不断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作用,建立了宣教中心、宣教长廊、标识系统等宣教体系,开展以湿地课堂、湿地社区共建共管等形式的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开展科研监测,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技术档案,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立县”为首位的发展战略,将五龙潭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作为展示靖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和满足全县人民以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对湿地公园有序建设和管理,实施生态治理与修复,广泛宣传与教育,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靖州的山更青、水更美、天更蓝,为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靖州的生态旅游发展再添靓丽新名片。

靖州新添一张“国”字号公园名片

1101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