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多措并举开展油茶产业扶贫
近日,笔者从衡南县林业局了解到,近年来,衡南县把油茶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打造为脱贫攻坚的新引擎,带动全县45个自然村、3172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一、政府引领,为油茶产业扶贫保驾护航
政策推动。衡南县率先在全市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支持发展油茶庄园的实施意见》《衡南县油茶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等系列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普惠政策文件。
资金拉动。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油茶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油茶产业。充分利用省农信担公司衡南分公司的“油茶贷”为油茶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贷款3880余万元。
部门带动。县直机关作为油茶产业扶贫后盾单位,实行班子成员分片负责、技术骨干联点负责的分片包干责任制。开展“一名技术指导员和一名秩序服务员与一个油茶种植大户结对,帮提质扩面、帮成果巩固,促油茶产业发展、促干部作风转变”(简称“双员双帮双促”)服务主题活动,为全县油茶种植大户和贫困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和周到贴心的秩序服务,获得油茶业主的好评和湖南经视等主流媒体的推介。
二、主体创新,为油茶产业扶贫添砖加瓦
“公司+村集体 油茶庄园”企业扶贫模式。湖南大三湘茶油有限公司整合资源,深度发展 “公司+贫困村集体 油茶庄园”的产业扶贫模式,即村集体荒山林地由村委会管理,并按大三湘油茶庄园标准建设、经营,油茶籽收成后,按比例分成,村集体得30%、公司得70%,使油茶企业和贫困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每年参与大三湘公司季节性劳作农户超过150人(其中贫困人口45人),年均发放季节劳务工资300余万,人均收入2万元。解决农户长期就业15人(其中贫困户5人),人均年工资超过3万元。
“村委会 合作社 贫困户”合作扶贫模式。相市乡虎塘村创造了“村委会 合作社 贫困户”扶贫模式,即由合作社建好油茶基地,分给有本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管理,收益按8:2分成。同时明确在油茶林投产前,每年由合作社支付贫困户500元/亩抚育工资。自实施以来,每年参与村合作社季节性劳作贫困户27人,年均发放季节劳务工资30余万,人均增收1万元。目前这种模式正在全县推广,将覆盖全县10余个乡镇。
三、科技引领,为油茶产业扶贫加油鼓劲
县林业部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从油茶的选苗、备耕、种植到抚育管理,进行全程免费跟踪指导。邀请省、市油茶专家开办培训班,无偿印发油茶栽培技术小册子1万多册,确保广大贫困户掌握先进适用的栽培、植保技术。近年来,衡南县通过课堂、现场及远程累计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8期,培养贫困户技术骨干70人,培训农村人数超过600人次,有效提高了贫困群众油茶种植管护水平,夯实了自主发展产业能力,激发了自主脱贫致富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