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多措并举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近年来,为实现“生态宜居,产业兴旺”这一战略格局,保障“林业生态健康发展,富民增收稳步推进”的发展目标,涟源市林业局多举措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充分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优化种植布局,提升产业质量。(一)是按照发挥优势、实地适树、良种良法的原则,划定不同树种品种的最佳适生区,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并研制相应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二)是加大低效林改造力度,使之尽快发挥潜能效益;(三)是加大产业示范基地的道路、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基地建设标准化水平。
二、加强技术培训,确保科技支撑。(一)是加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合作,签订科技服务合作协议,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平台;(二)是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建设集多项实用技术于一体的科技推广示范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全面推行良种良法,提高产业基地单位面积产量;(三)是加强实用技术人才培养。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加强实用技术人才培养。
三、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经营模式。(一)是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制定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引导涉林企业、林业专合社、涉林家庭农场、业主(大户)、农村能人依法流转土地发展产业;(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推行“公司 基地 农户”或“公司 专合社 基地 农户”的联合经营的模式,实行土地入股、按股分红、劳务收入、集体提留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林农、集体和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三)是推广立体复合种养模式,鼓励经营主体利用产业基地、土地和环境优势,大力推行林下立体循环生态种养模式,提高综合效益。
四、着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逐步完善产业链条。(一)是提高商品转化率,引导林农和各类经营主体推广林产品采摘、分级、贮存、包装技术和商标注册,提升林产品商业价值;(二)是扩大精深加工产能,通过招商引资、扩能技改等方式,培育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鼓励注册名牌商标,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组织加工企业、专业公司、合作社实施鲜(干)果和加工产品研发、销售,发挥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三)是推进林旅融合,打造集林产品种植基地、林下种养殖和乡村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区,努力增加经营主体收入,提高基地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