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让石门生态环境彻底改善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9-08-16 09:31
信息来源:
石门县自2002年纳入国家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县以来,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石门宏伟目标,牢牢把握退耕还林机遇,一手抓山河治理,恢复植被,修复生态,夯实生态基础;一手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果业,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让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累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21.3万亩,涉及25个乡(镇、区、场)、23757个造林小班、38417户15万人。其中退耕还林9.4万亩,退耕还草0.6万亩,配套荒山造林7.9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按林种分:生态林19.1万亩,占87.2%,经济林2.2万亩,占10.1%,草0.6万亩,占2.7%。全县25度以上坡耕地已基本还地于林。县境内满眼青山绿水,到处鸟语花香,生态环境全面改善,过去的穷山恶水已变成青山碧水。
据调查:全县水土流失得到全面遏制。水土流失面积由退耕前的450多万亩下降到30万亩左右;年土壤侵蚀总量由550多万吨下降至不足80万吨。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逐年明显下降,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大为增强。过去一年多灾或三年两灾已变成多年难见一灾。自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之后,石门境内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同时,退耕农户累计获得退耕还林补助2.3亿多元,退耕区合理转移4万多名富余劳动力异地就业,年创劳务收入15亿余元;累计营造2.2万亩经济林,每年为林农增加收入6600多万元,19.1万亩生态林在发挥生态功能的同时,每年可增加活立木蓄积30多万立方米,成为退耕农户开在山上的“绿色储备银行”。
据调查:全县水土流失得到全面遏制。水土流失面积由退耕前的450多万亩下降到30万亩左右;年土壤侵蚀总量由550多万吨下降至不足80万吨。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逐年明显下降,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大为增强。过去一年多灾或三年两灾已变成多年难见一灾。自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之后,石门境内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同时,退耕农户累计获得退耕还林补助2.3亿多元,退耕区合理转移4万多名富余劳动力异地就业,年创劳务收入15亿余元;累计营造2.2万亩经济林,每年为林农增加收入6600多万元,19.1万亩生态林在发挥生态功能的同时,每年可增加活立木蓄积30多万立方米,成为退耕农户开在山上的“绿色储备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