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五大途径助推生态脱贫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9-08-12 08:56
信息来源:
近年来,泸溪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扶贫重要论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方略,积极拓宽生态脱贫五大途径,进一步加快了困难群众增收脱贫进程。
一是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建立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农户+扶贫”股份合作、直接扶贫、委托扶贫利益联机制,推动农户以土地入股、按股份分红,激发了特色产业发展活力。全县累计新造油茶2.51万亩,实行油茶低产业林改造5.7万亩;累计种植黄柏、杜仲等中药材1.64万亩。湘西和益生物、金土地、国富油茶和中联天地等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日益壮大,带动油茶种植贫困户1796户、药材种植户1219户,涉及人口12481人,人均增收3000元。
二是参与生态工程增收。始终坚持将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向贫困村倾斜,施工队伍有限雇用本地贫困人口。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使困难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和增收。今年以来,累计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长江防护林造林0.6万亩,参与造林务工贫困户达1178户、5160人,每人每月发放劳务报酬达3000元,使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劳动致富,甩掉贫困帽子。
三是推进生态补偿脱贫。认真落实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把国家级公益林、省级公益林、天保林、禁伐林、退耕还林补偿资金全部及时准确发放到位。今年在全县11个乡镇发放公益林补偿资金1045.6万元,发放天保林补助资金417.8万元,发放禁伐林补助资金26万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306.7万元,惠及贫困户1万多户、6万多人。
四是实施生态转岗脱贫。严格按照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要求和标准条件,在完成中央财政补贴生态护林员转岗指标587名的基础上,自筹资金143万元,增加转岗生态护林员143名,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总数达730名,共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00人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同时,积极完善生态护林员选聘和日常管理、考核工作机制,制定了《泸溪县护林员管理办法》,明确管护范围、管护内容、管护责任、管护资金、管护依据和考核标准,落实护林补助资金按季足额发放,确保参与护林管理并考核合格的护林员每人每年稳定收入1万元。
五是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去年以来,完成旅游扶贫投资1.5亿元,重点打造了马王溪村、都歧村、新寨坪村、芭蕉坪村、岩门古堡寨为代表的休闲旅游村庄和以狮子山葡萄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旅游,建设美丽村庄47个,全县森林旅游、生态观光、休闲服务等森林景观利用模式达10多万亩。马王溪、古堡寨等14个村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2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亿元,分别增长35.7%和30.4%。浦市古镇景区和天桥山风景名胜区荣获“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全县9800多名贫困人口通过乡村旅游扶贫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