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省级森林城市创建酣声正浓
近日,桃源县以《描绘创森蓝图,打造美丽桃源》为主题的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专题片在各大型广告牌、网站播出,“让城市拥抱森林,让森林走进城市”,一条条创森标语掀起了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高潮。
2018年5月,桃源县正式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组建班子、大力宣传、编制规划、七大工程建设。
一是组建班子,抓好工作落实。4月上旬,该县成立了创森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陈德任组长,常务副县长李宏秋为副组长,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召开了全县创森工作动员大会。推动了四落实,即落实了办公场所。县创森办设在县林业局,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文件柜等办公设施;落实创森专项工作经费100万元;落实了工作人员。从县委农办、县林业局等单位抽调专人负责县创森办日常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创森专干,有序推动了创森工作;落实了工作任务。制定下发了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对创建5大类28项考核指标进行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并纳入到单位年终绩效考核之中。
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制定了宣传工作方案,强化了宣传措施,着力营造“人人关心绿化、个个参与创森”的浓厚氛围,提升广大群众对创森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1、积极组织创森科普活动。结合爱鸟周、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日等活动,在城乡人流较多,居住较集中处进行创森科普知识宣讲2次;2、发放宣传资料。印制了10000册《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知识手册》发放到各县直单位、乡镇和社区;悬挂宣传标语。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共计悬挂(显示)创森标语300余条、制作创森宣传栏50余期;3、利用媒体宣传。制作了创森总规专题片——《描绘创森蓝图,打造美丽桃源》及宣传创森标语,并在桃源电视台定时播出宣传;4、积极对外进行创森动态宣传。今年在省林业信息网、常德日报等网络报送创森信息10余条。
三是编制规划,科学创建。为成功创建湖南省首批森林城市,经县委县政府同意,采取公开竞标的形式,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负责编制《湖南省桃源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8-10月,县创森办全体工作人员与省林业科学院作业组一道组织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资料收集整理。通过专题会议初审和终审,目前规划编制已完成,为我县的创森工作提供明确的创建任务和工作重点。
四是突出重点,加强建设。以创森工作为契机,不断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七大工程建设,提升“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品牌形象。
1、加强城乡绿地建设。以现有城镇绿地为基础,对沅水国家湿地公园、文化体育公园、新河桥风光带等公园绿地进行了提质改造,城区增绿扩绿面积达8公顷。其中重点加强了双洲森林公园的建设,占地面积76公顷,投资3.5亿,目前该公园已全部建设完成,并于今年6月全面向市民开放;完成枫树民族团结示范园的提质改造,投入资金近3千万,增加绿地近60公顷,于今年9月正式开园;加强了县直机关、居住小区的绿化建设,整理、修复绿地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2平方米,生活环境明显提升;
2、道路、水系、农田林网建设。对全县范围内的道路、沅水及支流两岸绿化,及农田防护林网的提质。重点对省道306、省道226及部分县、乡道等道路绿化和木塘垸、陬市,枫树农田防护林网提质改造。其中提质改造绿色廊道95千米,水体周边绿化150千米,防护林网30千米,水岸和道路林木绿化率达80%;
3、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振兴乡村战略,广泛进行村道绿化、塘堰沟渠绿化、庭院绿化,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和绿色庭院示范户建设,已建成沙坪镇赛阳村、茶庵铺镇松阳坪村、夷望溪镇大樟树、杨溪桥镇岩吾溪村、双溪口镇洞湾村等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绿色庭院示范户160户。村庄林木绿化率55.51%,绿色人居环境有效改善。漳江街道金雁村、溪河镇杨家庄村、建华村,枫树乡苏家堆村等26个村庄达到或接近秀美村庄评价指标;
4、林业经济建设。一方面着力推进生态休闲旅游。加强对城镇公园及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建设绿化、美化并结合健身、休闲、采摘、观光等多种形式生态旅游场所,积极发展森林人家,建立特色休闲山庄,加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目前,已登记建档的森林人家、休闲山庄90多个,白鹤山森林康养基地也在具体规划,不久将建设实施,预计2020年将对外开放使用;另一方面是扩大林产基地建设。主要集中在剪市,郑驿,漆河,陬市,牛车河,理公港,盘塘等镇新建油茶林基地900公顷、茶安铺、沙坪镇等镇新建茶叶生产基地10公顷,枫树维回乡、陬市镇、架桥镇等镇新建苗木基地30公顷,沙坪镇新建菌类基地8公顷。
5、植树造林建设。今年我县义务植树187.8万株,全县978株古树名木的保护和挂牌率均达100%,年完成植树造林21000公顷,低质低效林改造3000公顷,中幼林抚育6000公顷,山体造林绿化1700公顷,矿区植被恢复30.88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5.17%。
6、湿地开发与保护。坚持保护为主、科学开发的方针,加强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对沅水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保护与修复,对水域进行了清理、对近水岸绿地进行苗木补植达4万株。加强了黄石水库、竹园水库等湿地资源区环境保护,湿地保护率达85%。
7、森林保育和石漠化治理。全年新增封山育林达5万亩,加强牛车河和理公港镇等乡镇的石漠化治理,重点放在中、轻度石漠化程度上,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