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市林业局:打好禁伐减伐攻坚战 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
临湘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处,素称“湘北门户”。市域面积1760平方公里,辖13个镇(街道),4个国有林场,总人口53万。层峦叠嶂的幕阜山余脉绵延境内,杉、松、竹等林木资源丰富。全市林地面积143.01万亩,活立木总蓄积271.8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6.79%,是首批全国天然商品林商业性停伐补助试点县(市)之一、全省重点林业县(市)之一。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响森林禁伐(减伐)攻坚战,有力带动了林业生态建设、推动了生态经济发展,为建设“精彩北大门、品质新临湘”构筑了坚实的绿色屏障。主要实现了“三重转变”:
一是由部门主管向政府主导转变。临湘市委、市政府把落实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市政府、林业部门和镇(街道)政府三级联动责任机制,制定了专项考核制度,为森林禁伐(减伐)工作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我市成立了森林禁伐(减伐)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林业、发改、财政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明确了森林禁伐(减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定期召开联系会议调度、督导相关工作。特别是我市将三年禁伐(减伐)工作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市财政每年预算专项经费300万元,建设112公里防火林带,确保了禁伐(减伐)工作有序推进、全面落实。
二是由木头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以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为契机,扎实做好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有效促进了林业资源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云豹、果子狸、穿山甲、娃娃鱼等珍稀野生动物在我市林区重现,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6天,较2015年增加49天,市区空气负氧离子达到3500个/cm3,位于龙窖山林区的龙窖山村负氧离子更是超过18000个/cm3。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全域旅游、全景临湘”布局,大力推进林地经济发展,推动林区山区由木材产业向生态经济转型发展,实现了生态改观和民生改善的双赢局面。2017年,我市完成林下经济产值6.2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我市龙窖山村依托竹林竹海,着力做好竹旅游、竹制品、竹食品文章,2017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0多万元,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三是由过程监控向全程监管转变。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管理、持续开发利用的工作方针,加强林木采伐审批、作业、运输等全过程监管,推动实现了森林禁伐(减伐)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我市进一步规范了林木采伐办理程序,向社会公开采伐申报条件和办理流程,狠抓迹地更新检查工作,从严把好采伐作业设计等关口,切实在资源消耗控制上做文章,确保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同时,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对可伐资源进行科学论证,对采伐指标实行“阳光申请”,确保采伐限额使用合理、公开、透明。2017年度,我市采伐量仅占年限额的30%,公示率、及时率、入户率均达100%。实施森林禁伐两年以来,我市林地面积、森林蓄积分别净增长3.14万亩、35.8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
森林禁伐(减伐)工作是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重大的生态工程。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全局、立足全域,着眼生态、关注民生,切实抓紧抓实相关工作,确保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我们主要是从“四大”上做文章:
一是做大规划图。临湘市坚持以森林禁伐(减伐)工作为引领,结合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工作,全市森林禁伐(减伐)面积达到了88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61.5%。对于所有禁伐(减伐)森林,全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护,着力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改善临湘全域生态环境质量,为临湘生态林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
二是扩大宣教面。我们扎实做好市镇村三级工作动员,党政负责人亲自组织召开动员会、部署会、调度会、宣讲会,全面宣传贯彻相关政策精神,安排部署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我们着重抓好社会宣教工作,在所有重要林区和交通要道都设置了宣传牌、标识牌,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宣传森林禁伐(减伐)政策,尤其是结合脱贫攻坚、森林防火、综治维稳等工作,各级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开展宣教活动,与林农村民算好经济账、生态账,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营造了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拉大监管网。我们出台了《临湘市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护林网络和森林防火队伍,全面叫停禁伐区内砍柴、烧炭、放牧等生产活动,严格控制林地开垦、采石采沙、取土采矿等经营性活动,强力打击林木盗伐、滥伐行动,切实构建了“山上有人管护、沟边有人巡护、沟口有人守护”的立体监管网络,形成了“偷砍不能下山、下山不能出沟、出沟不能过站”的林木管护局面。特别是我们在做好禁伐(减伐)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着力强化森林防火监管和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近三年,我市连续保持了森林火灾“零记录”。松材线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四是壮大产业群。我们以森林禁伐(减伐)工作为纽带,扎实做好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域旅游的大结合文章,加快推动林业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充分挖掘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森林禁伐(减伐)工作可持续推进、常态化实施。一方面,我们按照临湘全域旅游布局,在羊楼司、詹桥、白羊田、长塘等镇支持发展了野樱岭、九丰油茶休闲游道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打造了上山下乡等一批农家休闲山庄,带动山民林农转产转业为旅游从业人员,成为生态林业经济发展红利的共享者和参与者。另一方面,我们切实延伸竹木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深加工值,立足羊楼司镇“全国竹器之乡”的产业品牌,大力推进现代林业综合产业园建设,规划建设一、二、三产业联动,种、产、销、娱、养、康功能配套的全国一流的现代林业综合产业园。目前,投资1.5亿元的中国竹艺城已进入试运营阶段,投资1.5亿元的竹类交易物流园已入驻商户80多家,投资8000万元的笋竹冷链物流园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投资3.5亿元的竹木家居创新创业园正在建设一期16万平米标准化厂房。预计到2020年,园区可实现产值50亿元,安排就业5000人,实现税收5亿元。
森林禁伐(减伐)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作为林业人时不我与、责无旁贷。后段,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厅的部署安排,立足临湘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狠抓森林禁伐(减伐)工作,全力确保林业生态系统健康、林业生态质量改善,共同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插上绿色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