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绥宁打打赢县城防汛保卫战
“多亏调度有力,洪峰平安通过!”7月2日,刚刚经历了一场特大洪灾的人们,马上投入了灾后恢复工作。6月30日晚以来,绥宁县科学应对、全员出动,众志成城,紧急转移群众2.99万人,出动抢险应急分队786人,营救受困群众467人,实现了“确保不垮一库一坝,确保不死一人”的目标,成功打赢了县城防汛保卫战。
6月30日,绥宁县防汛指挥部根据上游及周边县的雨情,准确判断出7月1日县城防洪为本轮降雨的重中之重,并围绕这一重点科学调度。当晚20时,县委书记、县防指政委唐渊组织召开县防指成员单位防汛紧急调度会议,要求全县总动员、全员总出动,严阵以待、严防死守。
6月30日20时到7月1日17时,绥宁县境内普降暴雨,加上上游电站泄洪流量加大,以致巫水河区间水量不断增加,县城水位持续抬升,县城告急。
7月1日上午,绥宁县防办连发多个紧急通知,动员干群提醒广大群众尤其是县城沿河居民注意自身安全。县防指组织机关单位1200余名党员干部,分成指挥组、现场守护组、现场检查组、机动组、安置组、秩序维护组六个组,将县城分成八个区域,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点,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县林业局接到任务后,局长蒋运强亲自带领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来到来到绿洲大桥至长铺大桥巫水河两岸,严阵以待、严防死守。
中午12时,县城粮贸大厦开始进水。灾情就是命令,县林业局民兵应急抢险分队立即赶到粮贸大厦,紧急疏散、转移群众。该分队全体指战员不辞辛劳,连续作战,到晚上8时,已经将周边上千群众安全转移。
沿河步行道全部被洪水淹没,长铺老街进水,民族中学告急……面对不断传来的险情,县委书记、县防指政委唐渊斩钉截铁地说:“既要作最坏的打算,又要务求全胜,要把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打赢这县城保卫战。”
下午2时,巫水河很快突破警戒水位1.47米,达到296.47米,沿河的第一层门面已全被淹没,洪水直逼二楼,有群众被困。县武警中队紧急调用5艘冲锋舟,紧急施救,至下午17时左右,第一波洪峰过境后,共救出被困群众467人。
“在县城住了60多年,从来没见过这样大的洪水,家里的电器全被泡了水……”家住老街,被救出的63岁老人付建军忧心忡忡地说。
16:27,县防办发出紧急通知:因上游泄洪,下午5点30分左右,水位还将上升,有史以来绥宁的最高洪峰将于今晚11时左右到达县城,请紧急做好沿岸群众转移工作。
为做好全县群众转移安置工作,我县还征用12个宾馆360个房间,共设长铺镇一小、育英学校、电影院、江口园社区等4个集中转移安置点,所有机关单位院落等都安置了被转移的群众,当晚共转移群众2.99万人,整个巫水河两岸已成“万人空巷”。
当晚,绥宁全城备战,迎战即将来临的洪峰,林业局全体干部职工同县城其它机关所有党员干部全部上阵,在重要路口、重要路段通宵值守。全县各林业基层单位党组织积极响应,每个单位都成立了党员防汛抗灾突击队和民兵应急队,每个国有林场都组建了不少于20人的“应急分队”。林业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认真做好灾害隐患排查、监测、预警、标示和教育引导工作,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地灾隐患逐一排查,确保全覆盖、无死角。
深夜11:50分,洪峰如期而至,最高水位297.6米,超过正常警戒水位2.6米最大流量达1760立方米每秒,是绥宁有史以来的最高洪峰。至凌晨5时,洪水开始消退,无一人伤亡。
局长蒋运强带领全县林业系统共140余名干部职工通霄坚守在防汛岗位,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防洪堤”,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真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
绥宁,终于挺住了!
目前,绥宁县林业局正在迅速统计受灾情况和积极开展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