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油茶育苗产业发展来势好
“攸县要强化品牌意识,规范管理,抱团发展,做大做强油茶产业”。5月16日,湖南省林业厅调研组来攸县开展油茶育苗产业专项调研如是说。
由省林业厅种苗站负责人带队的调研组,先后来到攸县林科所杉木3代种子园新市协塘基地、新兰苗木培育专业合作社油茶基地,现场查看种子园建设和油茶良种苗木繁育情况,详细询问油茶穗条来源、品种质量、嫁接技术、育苗方式等工作,深入了解攸县油茶育苗产业发展情况。
据了解,攸县盛产油茶,素有“湘东油库”之称,油茶栽培已有800余年。2004年,攸县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不仅如此,油茶作为攸县一个重要的乡土树种,在育苗方面也走在前列,解放前就有油茶直播造林的习惯。上世纪70年代末,攸县林业局网岭油科所就开始试验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1990年,攸县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在原丫江桥油茶场和原槚山乡湖沙垅村利用芽苗砧嫁接技术进行育苗,由于当地的砂性土壤特别适合油茶苗生长,这种育苗方式迅速在两地推广,很多农户开始利用耕地培育油茶苗木,特别是2008年以后,国家开始大造油茶林,攸县油茶苗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造就了一批生产经营大户。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今年将其作为“美社区”攻坚和精准扶贫的重点产业进行扶持发展。
据调查统计,全县现有油茶育苗专业户近300户,其中培育苗木500万株以上的超级大户1户;30亩以上,培育苗木100万株以上的有5户。主要集中在丫江桥镇、网岭镇槚山片区,皇图岭、新市、谭桥、江桥等乡镇(街道)也有少部分人参与。全县现有油茶育苗面积达到1154.1亩,2017年嫁接苗木971.8亩,嫁接数量14577万株,苗木远销云南、广东、贵州、四川、湖北、江西、陕西等14个省份和省内的邵阳、衡阳等地,初步预计该产业年产值近亿元,惠及全县村民近10万人。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攸县油茶育苗产业并强调,攸县油茶育苗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新的形势下要科学引导、规范经营、做大做强,选择具备条件、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公司、大户、专业合作社,创树品牌,加强监管,带领农户抱团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同时,要改良发展好“攸县油茶”(又名薄壳香油茶)这一珍贵的优质油茶原种,挖掘产业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