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发现新分布濒危兰科植物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7-04-11 00:00
信息来源:
近日,经炎陵林业专家确认,该县野生植物保护志愿者陈爱兰(化名)在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两种兰科植物分别为串珠石斛、短茎萼脊兰,均为《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里的保护植物,为该县新发现的分布物种。
经实地踏查,这两种植物生长于海拨800至1500米的山谷岩石上或密林树干上,呈零星分布状态,保存完好。串珠石斛茎悬垂,细圆柱形,20至40厘米长,暗紫色的分枝节上有些肿大成似念珠状,十分漂亮。而短茎萼脊兰的茎极短,仅约2厘米,叶近基生,呈倒卵状披针形,长5-18厘米,宽1.5-3.2厘米,形状好似缩小版的棕子叶。
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湖南省建立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保存着“较完好、区系成分复杂、华南、华东、华中区系交汇的原始次生林和我国目前分布东缘的资源冷杉(大院冷杉)、银杉等珍稀物种资源”,到目前自然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021种,其中受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74种,濒危的兰科植物有4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