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打造绿色通道 建设生态宁远
宁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通道建设,始终把绿色通道建设作为对外树形象、对内增品质的重要抓手,坚持“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绿美结合”,示范带动全县生态绿化建设。近三年完成境域内高速公路、出省跨境公路、县乡公路等道路绿化1295公里,通道两边造林2.7万亩,通道林木绿化率达到90%以上。
一是高位推动带领干。坚持以最大的领导、最多的领导、最强的领导抓好绿色通道建设,把绿色通道建设作为全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县委、县政府与部门、乡镇(街道)签订了责任状,将任务明确到单位、路段、乡镇、村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包山头地块、乡镇(街道)办点示范、村(居)两委包村组”的工作责任体系。县级领导带领县直部门率先垂范,并分别深入联系乡镇(街道)办点示范,在全县形成了抓落实、重落实的强大合力。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通道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绿化活动。所有县级领导每年都带头参与义务植树。近三年来,先后动员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和志愿者等150余万人次,义务植树970余万株。
二是多元投入激活干。坚持政府奖补、社会投资并行,突出“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县财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绿色通道建设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道路绿化、“三边”造林、免费供苗、以奖代补及通道绿化建设的增量提质。充分发挥社会投资主渠道作用,加大林地流转力度,引进工商资本投资林业生态建设,建成高标准苗木示范基地9处,完成“三边”及裸露山地造林2.2万亩,累计投资1.8亿元。充分凝聚全县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建设城乡生态及通道绿化。积极整合美丽乡村建设、秀美村庄建设、农村“五化”行动、林业生态建设等项目资金7000万元,组织通道绿化建设义务投劳50余万工日。
三是因地制宜科学干。按照“适地适树、速生速绿”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宜果则果,乔、灌、花、果、草搭配,采取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观叶与观花树种相结合、彩叶树与绿叶树相结合、乡土树种与速生树种相结合等方式,建立了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生态网络体系和多类型、多层次的森林季相。高速公路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突击二广,完善厦蓉、道贺,巩固泉南”要求,进一步提高了绿化质量;省道和出县公路沿线按照“突出重点,提高质量,补植补造,全面推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绿化效果;县乡道按照“先近后远,先易后难,造补结合,有序推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扩面提质;按照“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绿化区、绿化带、绿化树错落有致的高标准,重点抓好旅游公路建设。同时,县城进出口、城区主要干道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绿色生态景观,实现了全县通道的绿化提质。严把造林整地、苗木质量、栽植合格、施肥浇水、栽后管护“五大关口”,坚持整地验收不合格不准造林、苗木质量不合格不准造林、林业技术人员不在场不准造林、不是专业队施工不准造林“四个不准”。同时,抓好森林防火、森业有害生物防控,严厉打击各类林业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种一片,成一片,绿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