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三围绕三结合”欲打造特色旅游乡村
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湘潭县把林相改造作为贯彻落实“农村增绿”重要部署的具体举措,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域旅游战略、美丽乡村行动,结合工程造林、义务植树和特色产业,大力实施以更新造林、森林抚育和提质改造为主的林相改造。计划投资2026万元,建成顶峰寒梅、彭总故居红枫、齐白石故居银杏,梅林桥红梅和107国道绿色走廊的“三村、一片、一走廊”,打造特色旅游乡村。
一是围绕创森目标,结合工程造林,打造绿色走廊。湘潭县整合中央财政森林抚育、封山育林等国家、省级项目,着重对107国道沿线第一山脊或500米可视范围内的疏残林、新造幼林进行低质改造和抚育管护。改造抚育面积17000亩,其中低效疏残林改造12000亩,新造幼林抚育培育5000亩。同时,严格落实公益林管护措施和禁伐举措,培育森林资源,努力将107国家沿线打造成为湘潭县的绿色走廊。
二是围绕全域旅游,结合义务植树,打造森林乡村。湘潭县全面启动齐白石森林公园创建国家森林公园的工作步伐,继续在公园主体所在地晓霞山开设群众义务植树基地。同时,统一安排县直机关单位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顶峰村栽植寒梅205亩,彭总故居村栽植美国红枫118亩,齐白石故居村栽植银杏142亩,梅林桥示范片栽植红梅175亩,晓霞山100亩红梅,既有力地缓解了筹资筹劳的问题,又为各重点村打造了一村一树,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观。
三是围绕美丽乡村,结合特色产业,打造精美屋场。在成片成线更新造林、抚育改造的基础上,湘潭县结合已有的特色果木经济林基础,注重“三村、一片、一走廊”周边民居的绿化美化。其中,在顶峰村60户民居房前屋后每户栽植10株寒梅,在彭总故居周边50户民居房前屋后每户栽植20株左右名特新果树,在齐白石故居周边40户民居房前屋后每户栽植10株银杏,让“三村”周边民居融入“三村”绿化,形成与“一村一树”遥相呼应,既有景观特点,又有经济效益的绿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