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中药材产业成为助推扶贫攻坚利器
涟源是中药材的宝库,南有生长红豆杉、银杏、观光木、天麻、龙牙百合等2384种中药材的“天下药山、华夏药园”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北有生长世界珍稀植物“巨瓣尾囊草”的湄峰湖国家湿地公园.涟源依托广阔的地域,复杂的地形,肥沃的土质,温和的气候,近年来,通过三创发展中药材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成功之路。
一、创办出一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以白马湖为中心,内分中医文化园、中药文化园、和谐文化园、影视文化园和爱心文化园,成立华夏中医药文化研究会,筹办华夏中医药文化艺术节,组织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
二、创建一个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科技产业基地,则主要组织湘中中药产业项目的可行性开发调查,制定中药材种殖、加工、销售产业链工作规划,全力打造龙山药博园建设,搭建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和业界学术交流平台。
三、创立一个全国中医药大学中药生产实习基地。生产实习基地则以“天下药山”为中心,辐射整个涟源、娄星区及周边县市区,近期规模达到20万亩,中期规模达到50万亩,远期规模达到100万亩的中药材生产构想,形成“企业+基地+协会+药农”的产业化模式,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提升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带动药农脱贫致富。
目前,全市10个乡镇建立了中药材生产基地,形成了规模,中药材生产成为了涟源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种植规模达20万亩,中药材生产加工拥有湖南回春堂制药厂、众一特种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备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泓和高科、康麓生物等规模制药企业;岳平圣天麻、“岳平峰”金银花、湘玉竹、龙牙百合等17个品种 畅销国内、远销国外;已开发出“龙山胃乐”、“癌痛宁”、“灭湿搜风膏”等十多个品牌,药效神奇,饮誉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