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统战文化优势 加快推进生态祁阳建设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7-01-09 00:00 信息来源:

  祁阳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湘南古城,素有“鱼米之乡,油茶之乡,文物之邦”等美称,现有森林面积150多万亩,山肥林茂,地沃粮丰,是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我县进入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发挥统战文化的功能作用,对于打造和谐生态环境、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祁阳文化与统战文化的内涵

  从地域特征和文化特性看,祁阳文化是湘楚文化、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兼收并蓄、宽容大度、内在超越、柔弱善变、乐观平和、知足休闲的特征,侧重于向内心探求,重情感、重愉乐,崇优雅、尚伦理,集宽容性、多样性、礼仪性和外在性于一体,可以说“开放、务实、创新、和谐”是当今祁阳文化最真实的写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生态祁阳”的奋斗目标,这为未来的发展描绘了一幅靓丽的蓝图,也为祁阳传统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新时期统战文化以“和”为核心,以“团结、合作、关爱、和谐”为基本准则,以民族团结文化、党派合作文化、宗教融合文化、红色旅游文化和炎黄“根”文化等为基本内容,其目的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构筑和谐共融、团结友善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时期统战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是兼容并蓄的文化,它和祁阳的传统文化精髓有着形式上的相似、本质上的一致。

  二、统战文化对祁阳生态建设的突出贡献

  统战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单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繁荣统战文化,发挥统战文化的融合作用,才能营造大团结、大联合的局面;才能引导党派的、民族的、宗教的、企业的、社会的各种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发挥祁阳各种文化中精华的作用,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正确的舆论支持和智力保证,促进生态祁阳目标实现。新时期建设生态祁阳,需要包括全体祁阳人民在内的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良好的生态建设不仅是统战文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正是在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参与支持下,祁阳县生态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森林总面积突破150万亩,林木蓄积达到250万余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5.47%,全县林业经济以年均8.6%的速度增长,2015年林业社会总产值突破3.8亿元。近8年来,全县造林绿化以年均5万亩以上的速度加快推进,先后实施退耕还林18万多亩,封山育林20多万亩,开展林木育苗2800亩,建设名优特水果基地1万亩,油茶基地43万多亩,生物质能源林基地1万亩,拥有林业科技工作者580人,林产加工企业620家,国家级林产龙头企业1个,省级林产龙头企业3个,全县累计融纳社会造林资金1.3亿多元,发展千亩以上的造林大户21户,5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45户,非公有造林面积超过30万亩。与此同时,全县以油茶产业为代表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迅猛发展,群众从事油茶、楠竹和木竹经营加工等产业的生产热情日益高涨,以各种形式参与的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发展林业经济已成为全体祁阳人民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三、发挥统战文化优势,构建和谐生态祁阳

  如何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功能,加快生态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付诸实践的重要使命和现实课题。

  (一)以统战文化内涵激发林业经济发展活力。统战文化是科学文化,科学发展观是其主要内涵。发挥统战文化功能,鼓励扶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实现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是新时期生态建设的出路。近年来,该县出台《关于鼓励扶持非公有林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林业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整与改革,采取以承包、拍卖、租赁、流转等多种形式落实大户承包,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零星承包且无力绿化的荒山滩、疏残林地向有经济实力的民营林业大户手里集中,进行规模绿化和利用。以此为基础,全县非公有制林业以规模化建设、多元化培育、专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良好发展态势而逐渐成为主角,大户造林以年均3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累计造林25万多亩,占全县近年造林总面积的60%。先后培育了以陈爱国、刘和平、曾凡刚、孙青军等一批千亩造林大户为代表的大户造林队伍和以银光粮油、宏源木业、金浩等本土培养的省级和国家级林产龙头企业,拉动了全县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两年来,湖北凯迪公司等一批国家上市公司和香港公司老板加盟我县生态建设,通过依法合理流转林地资源,发展油茶、能源林生等生态产业,成为新时期林业快速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的的助推器。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林业生产,必将进一步推进全县生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统战文化优势增强生态产业发展后劲。统一战线的一大优势就是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在统一战线中蕴藏着一大批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各种专业人士和企业管理经营人才,他们是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谋长远之道,切实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近年来,该县不断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为民主人士、返乡民工、热心生态建设的各界有识之士务林创业搭建平台,培育出了一批批林业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和绿色小康示范户,引导成立了油茶产业协会、花卉协会、林业科技协会等非公有民间经济组织。文明铺镇造林大户刘和平通过鼓励扶持,用时5年,营造油茶、杉木、桉树和国外松林等5000多亩,经营的私有林场面积近1万亩,以此为基础成立了茂泰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全省林业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掀起了全县非公有大户造林热潮,成为全县绿化造林生力军;油茶育苗大户郑绿云女士在林业部门的帮助下,创建了永州市云绿生态责任有限公司,2009年,该公司兴建良种油茶种苗繁育基地113亩,培育优质良种壮苗300多万株,确保了全县油茶产业化建设种苗需求,公司还结合科技下乡,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近百个就业机会。统战文化是和谐文化,奉行“和而不同”思想,坚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各方面的力量都凝聚到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上来是统一战线的一大优势。当前正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攻坚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统战文化的功能,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深入宣传发动,广泛凝聚包括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人士的智慧力量,同心同力,搞好技术培训和服务,扎实开展好林改工作。要在此基础上,成立林权交易中心和森林资源评估中心等职能部门,为林地依法有序流转、林业融资等搭建平台,提供专项服务。与此同时,要积极争取林业项目和资金,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退耕还林、长防林、生态公益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为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生态祁阳”的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三)以统战文化思想营造良好产业发展氛围。统战文化倡导的包容和谐、求同存异的思想,其目的是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增进团结,促进发展。在当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形势下,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种长期积压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社会矛盾正处于一个相对活跃期和高发期。大力做好协调工作,发动各党派、团体充分利用成员分布广、接触面大、社情民意了解多的优势,依托信息、社情民意等载体,重点追踪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党政决策的难点问题、各种利益碰撞的焦点问题、领导机关忽视的冷点问题,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以减少阻力、增强助力、形成合力。近年来,祁阳县在规范油茶收摘秩序、开展全民森林防火、规范林业行政执法等林业生产建设中,把统战文化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发展林业经济,保护人民群众利益,县委、县政府广开言路,各级各部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充分采纳包括民主人士在内的广大民意代表的合理化建议,通过组织协调和协作服务,动员了各界社会人士,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保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稳定了社会秩序,带动了林农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发挥统战文化优势 加快推进生态祁阳建设

668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