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多举措林改工作呈现新气象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将集体林地和林木一分了之,而是一项涉及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重大系统工程。近年来,涟源市积极探索实践林改工作,让农民享受更多实惠、获得更大利益,真正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现代林业新天地。
一是产权到户,夯实林下经济发展根基。改革使农民平等获得了集体林地的承包经营权。目前全市林权确权面积84.8万亩,已发宗地33331个,发证个数25990个。调动了农民靠山致富,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山林真正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依靠。有了这份资产,农民开始兴办“农家乐”、“森林人家”,发展林下药材及食用菌、林下养殖,大大丰富了林业产业内涵,使林木成为“摇钱树”、林地成为“聚宝盆”。
二是挖掘潜力,丰富林下经济发展内涵。农民真正成为林地经营主体之后,对经营林地有了长期打算,对林地经营模式进行大胆创新,他们有的搞起了林产品深加工,有的从事森林旅游,有的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林药产业等,在自己的林地上弹出了华美乐章。
三是加强构建林业服务体系,推动林业产业链发展,建立林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个,林权流转18万亩,其中利群农贸综合开发有限公司5000亩,博盛生态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2000亩,祥兴农林开发有限公司2000亩,宇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000亩,七星街山尖峰吴青辉4000亩等;搭建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开展林权抵押贷款3宗、林权抵押6000多亩,贷款730多万元。
林改后,林业资源潜力不断释放,激发了林业活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林业产出效益明显提高,农民的生产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不断扩展,呈现出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