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强化三措施为冬造冬防提供保障
为确保冷水江市今冬明春冬造冬防工作全面完成,冷水江市强化三大措施,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市委、市政府对秋冬生产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秋冬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冷水江市2016年秋冬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按省、市要求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召开了全市秋冬生产工作会议,对冬季造林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市、乡、业主层层签订责任状,将造林任务、防火责任分解下沉,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山头地块。市林业局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局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包片局领导具体抓,经常深入到项目乡镇、造林小班检查指导工作。并组织各基地召开了会议,布置任务、压实担子。
二是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尝试引进大企业实施“PPP”林业建设模式,通过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用到林业建设中,激发造林主体活力和潜力。目前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矿区复绿技术与造林模式攻关,与西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洽谈合作实施“PPP”林业建设模式。同时,以长防林工程、中央财政补贴造林、新一轮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项目为引导,引导民间资本投身林业建设,催生了“政府主导造林、公司企业造林、农民合作社联合造林、大户基地造林、村级集体组织造林”的五大造林绿化新模式。金竹山镇东风村、合坪村的村级合作造林模式在全市推广。另外,围绕“栽什么、栽多少、在哪栽、谁来栽、谁来管”五个重点,市林业局与造林主体签订施工合同,实行精细化管理, 严把申报关,确保责任落实;严把设计关,确保科学合理;严把种苗关,保证品质优良;严把整地栽植关,提高造林质量;严把抚育管护关,巩固造林成效。
三是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市财政将矿区复绿和森林防火专项经费纳入了预算安排。另外,林业部门通过政策倾斜、以奖代投等措施,吸引大量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向林业产业领域聚集,今冬明春将带动全市102家规模林业产业基地投入0.5亿元。同时,积极鼓励百姓筹资酬劳。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群众踊跃参与造林绿化投资。金竹山镇东风村、合平村成立造林合作社,村民以现有林地和人平500元资金入股,集中在集体土地上开展造林投劳取酬,将来收益按章分配,在冷水江市树立起集体造林的新旗帜。